长江新城起步区设计方案揭面纱 300米高新城之塔将成新地标

12.09.2018  11:31
       

  规划结构图   

  谌家矶核心片区地标建筑效果图   

  谌家矶核心片区开放绿地效果图   11日,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深化)全国专家评审会召开。会上,全国知名院士、专家对设计机构“阿海普”的深化方案“定向把脉”,并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为推进起步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长江新城起步区位于武汉东北部的谌家矶至武湖区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近期将成为整个长江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区域。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深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存路网,优化路网格局,形成“一轴、一带、两核、三廊道、多心”的规划结构。   起步区将成为宜居宜业之城   “一轴”为长江主轴,“一带”是长江新城起步区东西发展联动带,“两核”指的是起步区内谌家矶核心区和武湖核心区,“三廊道”是串联起活力之谷、创智之谷、宜居之谷的生态廊道,“多心”是将起步区划分为12个组团发展社区及组团中心。   负责方案设计的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今年4月从起步区城市设计的全球征集中脱颖而出,该设计方案重点勾画了“智慧生态、多元共融、立体高效”未来之城的轮廓。此次方案深化,亮点颇多,包括将建“谌家矶地标”300米高新城之塔、武英高速建成高线公园等。据悉,方案还将继续优化完善,并形成专项规划予以实施。   “契合未来发展趋势,起步区将自然融入城市,成为宜居宜业之城,鼓励产业创新,以国际化视野打造最美新城。阿海普设计团队对这座未来之城充满希冀。   据阿海普设计团队介绍,起步区对境内武英高速局部拆除和改造,旨在构建宜人的慢行系统网络,利用新河大桥和其部分匝道,将其建为高线公园,形成空中慢行景观廊道,同时连接谌家矶片区和武湖片区。   “建成后,这将是我国第一个高线公园。”设计团队介绍,将分段处理不同主题的高线公园,形成二层人行架空步道,步行路线与胜家海和张公堤对接,确保行人和骑行者轻松到达新城的各个区域,“还能给行人不一样的景观体验”。   “水陆空地下”立体交通出行   未来城市出行,陆上可坐无人驾驶车,水上可乘游艇、地下可走地铁。出行方式像科幻大片,实现多层次立体联系。   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超前预留了未来交通的发展空间,鼓励发展商用直升机、无人机等低空通用航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将起步区整体纳入无人驾驶示范区域;创新性开拓了新城内及府河和长江两岸的水上交通。地上地下,以谌家矶和武湖两大超级中转站,形成无缝换乘系统,起步区500米内就有公交站,全区域可达性的覆盖,以满足市民的换乘需求。   “起步区共设置7个传输汇聚机房,可提供覆盖全区的便捷智能服务。比如,规划多个无人驾驶示范区域,选择多条道路条件较好的干道,设置无人驾驶专用道路,通过智能调度、网络预约等方式,实现起步区内安全智能的无人驾驶。阿海普设计团队介绍,智能化服务让未来出行颠覆想象。记者汪甦 通讯员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