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管不住?武汉纪委监督节目曝光指向运营商责任

10.04.2016  12:25

  每天接到多条垃圾短信,相信很多人都遭受过类似骚扰,其中,甚至不乏诈骗等虚假信息。为什么多部门管不住疯狂的垃圾短信?

  4月9日,武汉市纪委联合媒体打造的监督节目《现在督办》曝光:严管之下,仍有短信群发器在公然售卖,而不用登记身份的“黑卡”就是从三大运营商手中流出来的。

   公众饱受垃圾短信困扰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做了个小调查,请收到过垃圾短信的观众举手示意。全场人都举手了,就连忙着录影的摄像记者和武汉移动、联通、电信的负责人也不例外。

  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石三平说,垃圾短信经常伪装成银行、孩子的老师等身份,发送虚假信息,量非常大。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龚牧说,为了清除垃圾短信,自己在手机上装有拦截软件,基本可杜绝99%。

  点评嘉宾、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副教授王德胜爆料说,录节目前就收到了一条伪装为“10086”发来的垃圾短信,连续几天都是如此。

  这些垃圾短信有多大危害?节目曝光:不久前,市民胡女士收到了一条显示为移动运营商10086发来的短信。短信说,只要点击链接,就可将积分兑换为200多元。就这样,胡女士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结果被骗5000多元。

   运营商从中获利

  节目现场,有媒体记者提出,很多垃圾短信都是从106等特殊号段发出,这类短信只有3家运营商才有发送权力。有内部人士爆料,发送106开头的垃圾短信,每条只收5分钱,而且运营商会把短信包年费用的40%返利给广告群发公司。这位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小型的广告群发公司,每月发1000万条垃圾短信,可获利20万元,运营商则可获利30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德胜分析,在工信部严管之下,仍然无法遏制垃圾短信的疯狂势头,就是因为运营商可从中直接获利。以106号段为例,这本来是企业、行业群发短信的平台,但在利润驱使下,运营商放宽申请人的准入资质,相当于变相鼓励垃圾短信,导致106号段成了垃圾短信的“大本营”。

   联通业务员卖“黑卡

  要制造垃圾短信,需三大“神器”:修改电话号码的软件、短信群发器和不实名登记电话卡。记者暗访发现,前两者均可在电脑城等处轻松购得,后者甚至直接来自运营商的公开售卖。

  节目中曝光,在大智路数码港、广埠屯数码大世界等地,聚满了售卖“黑卡”的小商贩,其中不乏联通、电信的业务员。他们号称,这类卡和普通卡一样,可随意大量发短信,无需实名登记。

  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龚牧承认,这暴露出联通事前管控不严,让代理商钻了空子。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石三平尴尬表示,极不情愿看到“黑卡”,虽然采用了暗访和处罚举措,但还有漏网之鱼。

   专家认为运营商应主动担责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德胜认为,无论是从伪基站还是从短信群发器中发出的垃圾短信,三大运营商都难逃监管职责。伪基站盗用运营商号码做不法勾当,运营商应引起警惕并报警,主动承担治理伪基站的职责。而短信群发器则直接利用运营商端口发送垃圾短信,更应从源头、渠道进行管控。

  王德胜说,运营商给广大用户提供网络,且用户需交钱才可入网,运营商就必须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就像餐饮要保证饮食卫生一样。“只要落实了实名制和设备入网规则,完全可以建起垃圾短信的防火墙。归根究底,垃圾短信并不是能否管住的问题,而是运营商是否愿意管的问题。”(胡弦 柳之萌)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