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快来武汉了,这些习惯您得改改了

23.07.2019  17:53
小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2日讯 明年,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要求达到85%,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在武汉生活的人要开始接触垃圾分类了。面对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垃圾分类“,长江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居民家中、地铁站、商场、高校以及马路边,发现武汉人不少扔垃圾的习惯要开始慢慢改变了。
  餐桌扔垃圾有讲究,别再用废纸装鱼骨头了
  21日晚上6时,家住日月星城小区的李阿姨一家吃晚饭,饭菜端上桌,她像平常一样拿出几个用废广告纸折的纸盒,放在桌子上。“这个纸盒用来吐鱼刺和鸡骨头,不会弄脏桌子,也算是废物利用吧。“李阿姨笑说。据了解,日月星城小区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居民平时扔垃圾都是混投。在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的小区,像李阿姨这样的生活习惯,其实很多家庭都有。
  记者向李阿姨介绍,鱼刺、鸡骨属于厨余垃圾,被污染的纸张属于其他垃圾,没有被污染的广告纸属于可回收物。以后如果小区开始垃圾分类了,这些垃圾要分开投放的。“原来这样啊,我们以后可得注意了,在源头就把垃圾分类,有些习惯要改掉。“李阿姨说。  

小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地铁站垃圾箱可分类投放,扔垃圾时多看一眼
  记者走访发现,武汉地铁站的垃圾箱都是可分类投放的,每个垃圾箱都是“一分为二”,左边是可回收物,右边是其他垃圾,标识、颜色都是按《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来设置的。但是,很少有乘客按这个分类进行投放。
  22日早晨7时,在7号线湖北大学站B口,乘电梯下来就有一个垃圾箱,有些乘客匆匆把一次性餐盒随手扔进垃圾箱。记者看到,一位年轻女乘客吃完包子,装过包子的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可是她扔进了可回收物。在另一些地铁站,有些乘客则把本是可回收物的空矿泉水瓶扔进了“其他垃圾”栏。
  商场的情况和地铁站类似,部分商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市民在投放时还没有形成习惯。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扔错都是无意识的,但是他们均表示,现在开始关注垃圾分类。“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到明年肯定可以分好类。”不少市民都这样表示。
  据悉,对于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投放、清运,《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都有明确规定,目前在逐步完善中。有专家建议,未来全市垃圾分类后,马路上应少设果皮箱;对于在公共场所收集的垃圾,要建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对于分好类的,一定要分类运输。当垃圾分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在有条件的商业街设置专门的可回收箱,分别投放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
  高校外卖垃圾多,学生们建议宿舍分类投放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校园和宿舍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每天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
  据调查,外卖餐盒、快递盒、废弃纸张和塑料瓶,都是校园“高频”出现的垃圾。目前,多数高校宿舍楼下,大垃圾桶中普遍都是外卖盒混合着纸张,还有一些快递纸盒。大二的龚明颖告诉记者,她一直比较关注垃圾分类,希望学校开展一些讲座活动,让同学们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对垃圾分类有详细的了解。“在刚开始实行分类时,肯定要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比如说派寝室长检查、学生会抽查的方式,让大家都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杨梦麟同学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她说:“我们平时产生最多的是厨余垃圾,因为它的特殊性,夏天很容易吸引蚊虫,产生异味,每层楼安放一个垃圾桶不太现实,建议在每栋宿舍楼门口安放两个厨余垃圾桶,派专人及时回收。每两层楼中可以安放一个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每栋楼放一个有害垃圾桶,派人定时回收。”她说,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也能使管理者和处理垃圾的人更加简单、便捷。
  专家:明年武汉人都要开始接触垃圾分类了
  明年,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预计将达到85%,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真的全面进入老百姓生活了。7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武汉市生活垃圾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高级工程师童永志,详谈了垃圾分类的意义。
  6月27日,武汉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对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要求,2019年底要实现全市行政单位、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60%、50%,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
  85%意味着什么?童永志说:“85%这个数字,基本就包括了武汉城区和农村的‘成熟区域’,剩余的15%是指偏远农村、拆迁、在建等不便于进行垃圾分类的区域,总的来说,明年武汉老百姓基本都要开始接触垃圾分类了。
  童永志介绍,2016年我国一年的垃圾产量超过10亿吨,其中生活垃圾达2.6亿吨。目前武汉的生活垃圾日均产量是12000吨以上。“推进垃圾分类,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通过垃圾分类改善环境,让老百姓有更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可以解决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能够倡导一种绿色发展生活方式。”童永志说,通过老百姓参与垃圾分类,将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形成一种社会共享共治的格局。
  “从武汉市来说,不论是落实国家提出来的长江大保护战略,还是落实生态大武汉的建设,都需要我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童永志说,武汉市每天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14000吨,如果一旦遇到设备检修,或是夏季高峰,垃圾处理可能会出现“排队现象”,通过垃圾分类则可以大大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分类以后,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可以实现减量、循环和再利用;湿垃圾中的水分是产生异味和“跑冒滴漏”现象的主要原因,分类后,湿垃圾含水率下降了,对环境影响更小。
  现阶段,通过宣传和引导,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高,但是参与率不是特别高。“要通过教育引导和法制相结合的办法,同时探索并推广好的模式,完善分类运输和末端处理体系。”童永志认为,一定要树立“产生者对分类负责”的观念,加快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武汉明确垃圾分类时间表:今年9月力争开始强制分类
   原标题:武汉明确垃圾分类时间表:今年9月力争新浪湖北
垃圾分类的阵痛能否终结邻避效应的长痛
   摘要 :人的自私,在垃圾处理上表现得最为彻底。Whtv.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