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有垃圾全层“被断电” 高校学生吐槽奇葩规定

04.10.2015  18:43

  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杨茜茜

  “只要发现寝室楼道里面有堆放的垃圾,整层楼都将接受断电处罚,这不是让其他没有乱扔垃圾的寝室学生‘躺枪’了吗?”9月29日下午6点,华中师范大学林勘宿舍楼A栋门前,一位女生满脸不开心地向记者抱怨着宿舍出台的新规。

  而此前,武汉科技大学一学院也对挂科学生实施惩罚:挂科者罚跑1000米,对上自习迟到的学生则直接“经济制裁”罚款5元……这些高校内频现的“奇葩”规定,在引来学生“吐槽”之外,到底能收获哪些“奇效”?

  连日来,记者打探得知,当初让学生们怨声载道的各种规定,如今早已悄然被取消,或是形同虚设。随机调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内133位在校大学生发现,超半数学生认为:“奇葩”规定多是“威慑力大于实际效果”。对此,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梅志罡表示,高校管理措施虽未必能“出奇制胜”,但出发点是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何找到既符合民意,又能让高校达到管理初衷的方案,需要沟通与理解。

   宿舍楼频频“被断电

   学生不满“躺枪

  从9月13日起,华中师范大学林勘宿舍就开始实施治理垃圾新规。住在四楼的一位经管院大三女生说,有一天早上没课,把前一天宿舍内清理出的垃圾摆在楼道内,巡视阿姨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层楼的电强行断掉。

  对于学生们眼中“简单粗暴”的新规定,宿管也很无奈。“就是要让其他被牵连的寝室学生来一起形成压力。”该宿舍楼管阿姨说,自从有了这个治理“顽疾”的“无奈之举”后,楼道内干净多了,“我觉得这种方法既然好,就应该继续下去”。

  而华中师大东一、东三宿舍楼也同样以断电来惩罚乱扔垃圾的学生。9月14日上午8点多,东一、东三宿舍楼内门口堆有垃圾的寝室都突然断电。该宿舍值班人员魏爱华称,乱扔垃圾的问题一直都很难解决。

  9月29日晚上6点半,记者在一楼走道堆放垃圾处看到,两个蓝色大垃圾桶全部被塞满,四周堆放的是大大小小的垃圾袋、鞋盒等。而放在宿舍进门处的小黑板上写着:“请同学们将自己门口的垃圾带往1楼走道里,楼道里不能放任何杂物,从明天开始,如门口有垃圾,将停电,请相互转告”,落款时间是“2015.9.13”。

   超六成受访学生认为“太粗暴

   呼吁人性化的管理

  随后,记者在校内随机调查了31位学生发现,20位学生认为这种“断电法”治标不治本,该校大二学生鲁婧说,虽然乱扔垃圾是不对,但宿管阿姨强行突然断电也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有时正在用电脑做作业还未保存,断电后添了不少麻烦,“如果只是想吓唬大家,大可选择更严厉的方法。

  据介绍,整个东一、东三宿舍共有248间寝室,住了上千名学生,很多学生不注意寝室卫生,不但将剩饭菜直接倒在外面,还把寝室清理出的垃圾偷偷堆在公共卫生间水台下。保洁阿姨经常蹲在地上用手抠垃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洁员一脸委屈地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开始打扫,从7楼到1楼要提四五袋垃圾下来,“辛苦不说,学生还不理解”。

  几位宿管均表示,“断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警醒,希望同学们逐渐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的习惯。

   多数奇规定已“夭折

   专家建议多换位思考

  武汉科技大学一学院也曾对挂科学生实施惩罚:挂科者罚跑1000米,上自习迟到的学生则罚款5元……昨从该校了解到,这些规定都如昙花一现,在治理学生收到短期内“奇效”后,均被逐渐遗忘。

  记者在多所高校内共调查133位在校生发现,超半数人不认可“奇葩”规定,甚至认为校方“有点哗众取宠”。武科大实施“挂科罚跑”学院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罚跑规定只惩罚了几名学生,便没有继续下去了,“学院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所以执行不了”。上自习迟到被罚款的班级,由于早已取消自习制度,让此前的“经济制裁”成了无本之木。

  这些看似新奇的规定,实际上并没有“存活”较长时间,便或被淹没于学生们的“口水”中,或自己不了了之,没能真正在较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对此,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梅志罡认为,校方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声音,而学生也需要多考虑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换位思考能减少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的几率,建议双方多沟通交流。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