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聚焦地域歧视:河南人被指“全国骗子教练”

13.06.2014  10:53

  “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 “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今年5月,音乐剧《Q大道》在北京上演,幽默地探讨了地域歧视的话题,引来了观众阵阵笑声。

  剧场外,围绕地域歧视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某港星是不是歧视内地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限“北京户籍”算不算歧视?旅行团明确表示不欢迎某地人是不是歧视?

  在海量信息快速获取、万里路程一日可达的今天,人们更容易走出去看到别处的风景,增进彼此了解,但地域歧视的现象并未消亡。是什么在制造、强化地域歧视?什么样的地域歧视像音乐剧里所言、可能只是一句调侃,不用太放心上?什么样的歧视会破坏社会和谐公正,有必要探求破解之道?

   地域歧视加剧隔阂

   ——网络深度融入生活、人人都有“麦克风”,涉及地域的争端更容易被放大,甚至引发“骂战

  最近,山东招远的邪教杀人案发生后,其残忍暴虐让公众震惊。与此同时,河南人又“躺枪”了。有网友称:招远发生惨案根本源头在河南人,河南是全能神教大本营,没有河南人怎会传播开来?此言论一出,后面跟帖无数,引起地域歧视骂战。

  “习惯了。”河南籍大学生李菁说,大三的时候,已成好姐妹的舍友才告诉她,刚入学时知晓同屋有个河南人,全家人都为她担心。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李菁用这个家乡人熟知的顺口溜自嘲河南人在外的形象,“有时候到了驻马店,出租车司机都学会了幽默一句,欢迎回总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