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在线】邓杉杉:不停教,我在武汉这样做

18.03.2020  18:23

【编者按】邓杉杉,湖北大学中文系教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教学、汉教人才培养及相关研究工作。本学期承担了三门课教学任务的她,对于线上教学实践有如下经验分享:

 

我所在的高校位于最早的疫区中心——武汉,我们开展线上教学已有一个月。早在1月30日,学校就发布了线上备课、如期开学的通知。那时春节刚过没几天,大家从上个学期的疲乏中还没喘息过来,又被疫情还没得到有效控制的巨大阴影笼罩着,不要提有的老师去异地过年结果被封城阻住脚步,手边除了一个手机没有任何备课工具和资料,那个时候心态上真是很难。但是我记得学校的在线课程讨论群里一位老师说,年轻学生大把时间不学习是不行的。正是“为了学生”这个朴素的原因,我们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早地开始了春季开学的线上备课。

线上教学首当其冲的核心经验(血泪教训)就是:第一,不管去哪里,哪怕是短期,都要带上笔记本电脑。你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你短期内是否回得去,这次的疫情就是一个明证。第二,自己所有的上课资料一定要云备份,这样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有网,就能备课上课,不至于因为缺少资料而太被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校能提供的网络资源服务。我们学校给师生开通了远程访问学术资源数据库的通道,还有专门服务教师的文献传递微信群,群里是专职人员负责文献传递,我们需要什么电子书就随时留言,响应很快。还有,很多高校、出版机构和在线教育公司在疫情期间都提供了大量的免费使用资源,像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这些优质资源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支援和帮助。

我本学期的三门课中,有两门是给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和硕士生开的专业课,内容涉及学科研究现状、案例分析等。以下是教学实践四周来自己主要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内容是王道,布局设计是核心,工具为我所用。

线上课程不是把线下的内容全盘搬到网上。 原有的内容是和面授的方式相适配的,而现在跟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渠道方式变了,所以综合考虑课程的核心目标和自己能支配的资源后,我就把课程内容进行了全盘地重新布局,和线下的完全不一样。不变的是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围绕学生需培养的能力设计各种活动和作业。 学生自主学习优质资源+完成基于资源的具体任务+教师讲评要点与示范,是我们目前课程的主要开展形式。

至于工具,在符合学校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己有的硬件条件,有什么用什么,不要从零开始。考虑过腾讯会议、希沃白板、Zoom、雨课堂、QQ群课堂等工具,我最后选择了学习通和QQ。学习通发布作业、保存作业资料、批改作业给反馈、发放问卷调查很方便。上课时可以通过同步课堂功能给学生实时的PPT和语音,很好的一点是同步课堂结束能自动生成速课,就是PPT带语音的形式,保存下来,不能及时连线的同学可以随时回看。而且,学校后台能够保留课程的各种数据方便监控。QQ胜在永不崩盘,既然用它能够实现和学生的及时沟通并共享任何形式的资料,为什么还去寻找新的替代品呢?

及时有效地监控,不用技术手段,而用心和时间

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你可以检查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把练习设置为完成某任务点才能做等。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因为第一,它没那么好用,不时出故障或被“反侦察”;第二, 我更愿意设计好的任务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而不是靠技术监控它发生了没有。

学生每周除了统一线上时间外,还要自主安排时间学习经精心挑选发布的慕课或其他资源,完成基于自学内容的作业,线上成绩由每周作业平均分构成。老实说,这是我十年来批改作业最频繁的时期,以前在线下,可能一个学期不超过四次作业,现在每周都有。五十余份作业,每份作业是数千字,即使每份作业5分钟,也要花5个小时左右,而写评语往往不止5分钟,所以每周六和周日我都是在批改作业中度过的。但是我觉得值得,因为这是能够促进学习发生、监控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方式了。当然必须要承认,学生人数不那么多是必要条件,如果每班都是百余人的规模,那么每周布置作业的这个频率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下图是我给学生作业的评语,作业是教案设计)

直播交流不可少,听到声音才算数

教育部明确要求不得让学生天天直播打卡,我很认同,太教条执行线上教学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我也反对,但是我觉得 一定时间的线上交流是必要的 一定要彼此听到,师生双方才会有上了课的感觉。开学第一天跟学生连线,我在QQ上打字打了一小时,把任务都跟学生交代清楚了,下课后却感觉自己上了一个假课。因为,没有回音,自己也没有发音。后来的每次课,我都发声,并确保能听到学生的回应。老师不一定要出镜(我们开学是在封城第26天,大家蓬头垢面都不容易),但一定要发声,而且一定要听到学生的声音。师生双方彼此确认了,啊原来你也在这里,上课的效果就出来了。另外还要及时追问反馈,大群里学生可能比较害羞,那就单线联系几个学生,问问反响。

线上时间可以利用课表规定的时间,但我一般不占满,因为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会占用一些时间。我们提倡错峰学习,自主安排时间,也希望学生做时间管理的高手。分散教学时间,但保证总量。我目前上课总投入的时间其实比正常情况下备课上课的时间还要长,学生每周要花的时间也比平常略长。

总结

线上教学看似限定了上课方式,但我一直不觉得线上教学形式是单一的。线下教学的形式风格有多少种,线上就有多少种。和线下教学一样, 不能离开学生人数谈方式,也不能离开内容谈方式 教师个人人风格如何,你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你的课主打互动,还是主打知识传授,都影响着你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