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土地上播种希望

12.12.2014  19:09
      汉川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经是连接鄂豫皖和湘鄂西两大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枢纽,留下李先念、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有5000多名革命先烈为国捐躯。2014年8月29日,在《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汉川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组成视察组,视察了全市贯彻实施条例情况。

把根留住:唤起贯彻条例原动力

视察前,市人大常委会精心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序曲——瞻仰横堤革命烈士纪念塔。没有繁缛的仪式,但每一个细节都被认真设计,现场的气氛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庄严肃穆。视察组的成员和部分陪同视察的政府有关负责人,整齐地跨上一级一级台阶,走向修葺一新的烈士纪念塔,向烈士敬献花篮。

横堤革命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45年,后毁于战火。1963年,当时的中共汉川县委和汉川县人民政府重建。这是一座砖混结构的碑式建筑,高约十米,正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汉川县委的题词:“为革命事业斗争气壮山河;给人民创造幸福永世不忘。”去年底,为贯彻执行条例,宣传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市乡两级政府共同筹资对烈士塔进行了维护改造。

讲解员的介绍,仿佛让大家重新穿越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1930年,襄北特委西北区苏维埃在横堤成立,随后,汉川中心县委、襄北特委、天汉县委先后在韩集成立。1932年春,贺龙率红三军在此建立了根据地,成立了汉川独立团。同年6月,国民党军对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奸掳烧杀,仅横堤一带被烧房屋就达1073栋,数百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被斩尽杀绝的达40余户。抗日战争时期,汉川县委、天汉中心县委、天汉地委及新四军五师被服厂、军械厂、“七七”报社、边币厂、医院都曾设立在这里,横堤成了抗击日寇的前沿阵地。英雄的根据地人民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听完讲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腊兵走到纪念塔前,深情地对大家说:“古人说过,安知万里水,始发滥觞时。共和国的今天像一棵欣欣向荣的参天大树,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革命老区就是根!”副市长周孟浩充满深情地说:“我们缅怀先烈,缅怀革命老区人民为新中国诞生作出的巨大牺牲,能够唤起大家认真贯彻条例的原动力。”

视察开展视察前经深入调查得知,就是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全乡38个村,还有29个村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有60多座危桥威胁着当地群众的出行安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87%。

凝聚合力:每付出都是希望种子

视察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是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对视察特别重视。新年刚过,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赴所有老区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与政府主要领导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

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汉川一直在锲而不舍努力。“既然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条例,我们就一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市长翁晔掷地有声。3月初,翁晔、常务副市长孙松柏深入全市14个老区乡镇进行调查,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当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认真制定了促进老区发展的详细计划,并尽快组织实施。

4月,市水利局局长陈斌不是出现在韩集乡最偏远的窑场村。这是一个交通不便的纯农业村,全村330户,除去打工,农民的全部收入就是依靠3000亩耕地。就是这样一个怕涝、怕旱的不毛之地,唯一的“救命”泵站建于1972年,早已超期服役,不堪重负。市水利局要确保汛期到来之前,全面完成泵站的改造任务。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局长赵炎华也坚守在韩集凤鸣桥改建工地。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今年市交通局总计划投资900万元,在全市老区乡镇改造10座危桥。工程从5月初开始,要求11月全面完工,工期紧,任务急。“这段时间我脚都跑大了。”市农村公路管理所副所长张熊军说。

市老促会负责人从2013年冬开始,就一直在与垌冢镇政府领导一起,研究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垌冢地处汉川最北端,接大洪山余脉,属丘陵地势,地下水位低,打井困难。他们请来了五七油田钻井队,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打出一口300米的深井,为2万多群众引来了甘甜清洌的幸福水。

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大合唱,极大地影响到一大批地方企业家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全国人大代表、福星集团董事长谭功炎不仅提供了大批岗位,定向解决老区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每年拿出数十万元支持老区建设。省人大代表、湖北永和安门业集团董事长周仁说:“作为省人大代表,理应为条例贯彻实施贡献力量。”他慷慨解囊,承担了韩集乡祁阳村危桥改造的全部费用。

……

在例行的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工作联系会议上,副市长周孟浩对上半年全市促进老区发展工作作了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四毛也将督办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给予了一致肯定,表示将严格依法促进革命老区建设,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依法促进:老区明天一定更美好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过程中,将视察的重点放在韩集乡,因为他是全省27个革命中心地带重点老区乡镇之一,人民群众生活非常贫困。

三合垸农田整治是市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投入进行的万亩高产农田整治项目的一部分,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要求,在对农田进行格田化改造的同时,新修和疏浚渠道6.8公里,硬化田间道路3.5公里,使过去杂乱无章的地块,成了路、渠、电、闸、站配套的标准化农田。正在田间劳作老农王国安笑着对视察组说:“现在农田进行了整治,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轻松多了。”

祁湖村是投入3619万元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建设规模25000亩,惠及全乡13个村10000余农户。

鑫平纺织工业园是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乡工业发展的破题之作,工程总投资1亿元,生产规模10万锭,解决就业1000人,实现税收500万元。

新落成的乡卫生院占地5100平方米,内设10个科室,医护人员48人,年就诊量近3万人次,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环境。

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的韩集小学科技楼,投资150万元新建的乡中心幼儿园,投资1400万元的35千伏变电站。

眼前的成绩让视察组成员倍感欣慰,陪同视察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了下阶段促进老区发展的工作安排。视察组根据事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老区高产农田改造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要做好优化种养殖模式的文章,在提高产出收益上下功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任务仍然很重,要做好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刻不容缓;农村养老要双管齐下,加快乡镇中心福利院和村级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步伐,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事业。

周孟浩满含深情地代表市政府表态,把促进条例贯彻执行当成依法促进老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尽心竭力做好工作,让老区人民满意,让革命先烈含笑九泉。(汉川市人大常委会 马玉静  孙小军  陈为明  明毅)

                                                                                                                    责任编辑:丁爱萍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