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遗址将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新引爆点

07.07.2015  10:35

  7月4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城是湖北继武当山、明显陵之后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的申遗成功,必将为湖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注新的强大动力。

   咸丰县:保护第一,分步推进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工作

  咸丰县旅游局局长杨胜斌介绍,唐崖土司城虽然一直处于受保护未开发状态,但在申遗过程中已受到游客的广泛关注,今年“五一”小长假第二、三天,唐崖土司城每天有3000多名游客慕名而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游客接待问题。申遗成功后,唐崖土司城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可以预见,今年‘十一’会有更多的游客。

  据介绍,土司制度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唐崖土司城是恩施多个土司遗址中的一处,另一处较为知名的还包括恩施鹤峰县容美土司遗址。申遗时,经过比较权衡,选择了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的唐崖土司遗址,并与同属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湖南老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共同申报。

  唐崖土司城自2011年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已着手相关保护性整理和外围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工作。目前,通往遗址的道路正在建设之中。近年来该县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可达重庆黔江机场和恩施许家坪机场,“十三五”内,恩黔线等4条铁路线、3条高速、2条国道、4条省道将穿境而过,为咸丰旅游大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全国游客东进西出、南来北往将十分便利。

  下一步,咸丰县将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相关要求,做好遗址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发扬工作,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科学做好土司城的旅游规划工作,进行分期开发。近期主要做好古建筑群保护性修缮和游步道建设,增强土司城的可进入性和观赏性,做好外围相关旅游接待设施如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迎接各方游客做好准备。

  省旅游局:借成功申遗东风大力推进武陵山文化旅游发展

  “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是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必将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引爆点,成为湖北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湖北省旅游局局长钱远坤表示,希望咸丰县以此为契机,通过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申遗成功后游客大幅增长的趋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钱远坤说,湖北省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品牌,高起点、高水平进行旅游规划设计和科学开发,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对古建筑群保护修缮等工作,启动考古发掘及历史景观恢复的研究和建设。同时,主动加强与湖南永顺、贵州播州等地的旅游区域合作,把厚重的土司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良好的绿色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共同打造武陵山世遗土司文化旅游品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