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30问]转型中企业困难有多大?(图)

08.07.2015  21:15

图为:7月6日,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员正在查看稻米加工生产线运行情况。(视界网 程兵 摄)

记 者 吴文娟通讯员 陈昌东翟存波 周亚洁实习生 王春艳

问:实体经济面临哪些困难?

权威人士:突出表现在“四难”:一是市场开拓难。市场有效需求疲软,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一些周期性产业缺订单的问题突出,导致开工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二是资金短缺。金融机构惜贷、限贷现象突出,部分银行“多收少贷”或“只收不贷”,实体经济普遍反映融资难。

三是招工用工难。今年季节性招工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用工难问题仍突出,部分行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高。

四是效益提升难。1-3月,全省工业企业利息支出94.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重达19.1%;工业利润增长持续放缓,增速由同期的27.7%下滑至11.5%;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价格剪刀差也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

问:为何实体经济会面临较大困难?

权威人士:当前湖北实体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艰难的阶段。综合看,既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的原因,也有积极改革创新,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结果。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从国内看,“三期”叠加的影响加深,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社会总需求明显不足。

湖北经济结构偏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挑战更大。

问: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

权威人士:要做好“爬坡”、“登山”的准备,每个企业都必须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爬升。当前主要是利用好“三个抓手”:

一抓战略机遇,积极壮大实体经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实体经济对接、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机遇,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抓环境建设,让实体经济更赚钱。实体经济最有代表的是制造业,制造业产能过剩,其实是低端制造业过剩,而中高端不足,制造业要自身转型升级。大的金融机构支持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小的支持低端的淘汰转型,要建立一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路径。

三抓改革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走向中高端。企业应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拓展销售渠道、谋划“互联网+”新业态模式,促进转型升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记者调查】

  需求不旺、成本上升、融资难——

  企业如何迈过三道坎

  提质增效,应对需求不旺

  调查企业: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

“大米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压力大,但终端产品价格却因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徘徊不前。”开年以来,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平高感到阵阵寒意,以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今年明显减少。

何平高的公司,日产大米1050吨,自有仓储近15万吨,是一家年产值过10亿元、年利税过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京和”牌大米成为湖北名牌产品。“越是经济下行越要坚守,想办法突围。”何平高并没有被困难打败,眼下又添新动作,筹资1.1亿元建设日产600吨富硒米加工生产线及8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市场不行,从源头着力,在品牌品质上下功夫,进行深耕,发展多种市场模式,包括互联网+。”坚守还要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建立10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并充分利用京山独特的富硒土壤资源优势,推广优良品种。“每一粒大米都是健康米、生态米。”在何平高看来,优胜劣汰才是市场经济,只要产品独树一帜,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需求不旺,是眼下湖北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据统计,一季度,湖北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调查以来最低点,一些传统行业受产能过剩影响生产增速较低,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

加快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加快提质增效,我们坚信,湖北企业能闯出一片天。

  智能转型,应对成本上升

  调查企业:湖北宏锦汽车内饰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6.6%,连续27个月负增长,跌幅同比扩大1.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偏高,制约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业内人士介绍。

人工成本高企、原材料上涨、流通费用高,这对一些资金积累不足、品牌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来说,挑战严峻。

成本上升,倒逼一批制造商率先向智能、高效模式转型。

机器人变换角度,流水线上的一件件汽车仪表塑料件,数秒钟内就被喷上了乌黑发亮的油漆。在湖北宏锦汽车内饰公司车间里,机器人操作自如,准确无误。

湖北宏锦是一家以研发、制造及销售汽车内饰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提高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于去年初投资200多万元,引进一批工业机器人从事自动化生产和流水作业。“一季度产值突破3000万元,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公司董事长归建文介绍。

从宏锦到神龙汽车、从富士康到劲牌,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企业、走进车间,加速湖北企业智能转型。

  金融活水,应对融资困境

  调查企业: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刚签订一笔1000万元投资额的合同,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奎却高兴不起来。

作为一家生产节能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资金始终是难题。这笔合同,需要刘汉奎先垫资1000万元,生产出对方企业需要的节能产品,交付后,方能回款盈利。垫资的钱,从何而来?“找银行贷款,首先查看前几年业绩,我们2009年才成立,前期主要在进行市场调研和研发,盈利能力有限。”刘汉奎坦言。

和兴致天下一样,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融资上没少伤神。“科技型小微企业大都拥有核心技术,未来前景也被看好,但报表不好,一切白搭,银行基本不会放贷。”刘汉奎说,金融机构只重过去,不看未来,这让兴致天下等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之路走得艰辛。

该公司在四板挂牌后,陆续有一些投资者上门洽谈投资,但合同不等人。“这笔合同是冒着风险签的。”刘汉奎坦言,他之前联系过几家银行,意向同意合同质押贷款,“还是担心不牢靠,如果到时银行贷款批不下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尽管艰难,刘汉奎对节能这一新兴行业始终充满信心。“去年完成投资额300万元,目前来看,今年增长5倍问题不大。”他期盼,多些金融活水浇灌中小企业。

今年以来,央行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先后三次降息及调整准备金率,但从实际效果及调研情况看,资金并未大量进入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惜贷”、“慎贷”现象仍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路径,仍需不断探索创新。

经济微评

爬坡过坎见精神

□ 文娟

爬坡过坎的关口,如何突围?

越是有困难,越是要坚定信心。

信心提振,离不开外部环境给力。

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提供优质服务,大刀阔斧创优发展环境。

打开银企合作“玻璃门”,让金融活水不断浇灌;减轻企业负担,轻装上阵好发力;组织形式多样的对接会、配套会,助力企业闯市场;营造公平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信心提振,更需要激发内生动力。

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沉稳应对。

优化资产结构、促进管理变革、加强技术创新,迎难而上,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

信心提振,需要全社会凝聚起一股子精气神。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松气、不泄气、憋足一口气,乘风破浪,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