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迎新

11.09.2015  00:13

     

    每年9月的这一天,镜头里出现最多的神态就是好奇和憧憬;几个月前的毕业典礼上,眷念和不舍是主旋律。一年一度,有新同学到来,有毕业生离开。而今,一张小小的通知书,又将几千个家庭跟湖北大学紧紧联系起来。

 

    2000年出生,连续几次跳级,计算机专业2015级新生王爱罗昨天成了小红人,校领导检查迎新工作时还专门过问了这个14岁的新同学。作为今年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和新生中唯一一名“00后”,王爱罗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给人印象深刻。从初中起,王爱罗就开始住校,自己洗衣服,放假回家还会自己做饭。这次开学,他坚持不让爸爸陪同,爸爸不放心非要送他来。完成报到手续后,王爸爸让儿子跟他一起住宾馆,王爱罗坚持住寝室,还自己把寝室打扫干净,铺好床铺。“都已经来学校了,还出去住干吗?”小家伙整理好宿舍,送走爸爸,就去帮同学搬行李去了。

 

     
    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生周蓓,自己是个新生,却“抢”了学长学姐的活,摇身一变成了迎新志愿者。9月8日,周蓓和父母提前完成了报到手续,简单熟悉了校园,就跟室友一起报名加入了新生志愿者队伍中。
    “阿姨,这边走,我帮您拿包。”9日一大早,周蓓就和小伙伴们忙活开了,接受咨询、为学生和家长指路、提醒新同学注意事项,工作起来有模有样,一些新同学都把他们当成了学长学姐。
    报到首日,像周蓓一样的新生志愿者还有40多名,成为迎新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尽管背景很杂,构图也不是很完美,但这张图却能感动很多人。完成报到手续后,前往宿舍的路上,手上已经大包小包的她,心疼爸爸,硬要将爸爸身上的行李袋拿下来。几经推让,爸爸没有顺从女儿的意思,径直向宿舍区走去。
    在迎新现场,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女儿帮爸爸撑伞,儿子帮妈妈擦汗……小细节,却最感人。不管走到哪里,不要忘记感恩。

 

   
    宿舍楼里,一名宿舍登记的工作人员被前来咨询的新生家长团团围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工作人员这边刚解释完,那边又来了一群咨询者,手上没停,嘴里也没停。在整个迎新现场,这是常态,为了欢迎这些新同学,大家也是够拼的。

     

     

    完成报到,收拾好寝室,拍下一张全家福,留下一家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