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6岁“熊猫血”少女心脏衰竭在武汉成功换心/图

06.06.2015  13:44

  换心女孩小青

  医生处理供体心脏

  文/本报记者伍伟 通讯员黄冬香 张方方 聂文闻 图/通讯员刘坤维

  做心脏移植手术,找到合适心脏供体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而“熊猫血”在人群中的比例也为千分之一,要想二者兼顾,好比大海捞针,但浙江金华16岁少女沈小青(化名)在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等到了这样的机会。昨天,她不但在两周内等到了供心,而且成功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目前,小青已转入ICU进行康复治疗。

   熊猫血”少女严重心衰生命垂危

  小青母亲应妈妈介绍,2001年,小青两岁时便查出患有白血病,医生发现小青是罕见的B型Rh阴性血(“熊猫血”),当时血小板极低,不得不靠同为“熊猫血”的妈妈输血小板维持生命。经过化疗,小青的白血病奇迹般好了。

  白血病好了,医生却发现小青的心肌出现问题,好在通过保守治疗,病情一直较稳定。但近3年来,小青的病情恶化,心脏严重扩张,慢慢出现了心衰迹象。今年5月27日,他们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求医。

  经过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检查,小青原本应该拳头大小的心脏目前已有一个“排球”大小,严重心衰, “要想活命,必须‘换心’。

  但做心脏移植手术,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而“熊猫血”在人群中的比例也为千分之一,要想二者兼顾,无异于大海捞针。

   成都患者捐出心脏配型成功

  6月4日晚,幸运奇迹般降临到小青身上。董教授告诉小青家人,刚得到消息,四川成都一位脑死亡患者的心脏与小青配型成功,并且愿意捐献。

  据了解,心脏供者现年43岁,是成都一名普通农民,于3日突发脑出血,次日转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由于病情迅猛很快进入脑死亡状态。

  患者脑死亡后,四川省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和器官移植中心的协调员立即向其家属提出了器官捐献的建议。患者妻子经劝说后,最终签署了捐献协议。据悉,患者不光捐献了心脏,包括肝、肾、胰等多个器官均同时捐出。

   武汉两位“熊猫侠”捐血小板

  解决了供体问题后,小青还要面临第二个难题——备血小板。武汉协和医院将小青的情况及时告知武汉市中心血站,希望获得他们的援助。在得知小青的情况后,6月5日早上8点,武汉市中心血站招募科副主任医师沈剑,通过“熊猫血”QQ群,紧急召集“熊猫大侠”捐急需的血小板。

  “熊猫大侠”柳爱民当时正开车赶往武汉经济开发区上班,得到消息后,他立马调转车头,20分钟后,就把车直接开进了武汉市中心血站院内,捐出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而另一位“熊猫女侠”张巍赶到单位打卡后,也赶来捐出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供体心脏清洗移植后成功复跳

  6月5日上午10点27分,供体心脏顺利到达武汉协和医院。为了尽量减少排异反应,董教授和他的团队对这枚供心进行了特殊的清洗,确保没有供体的红细胞残留后才用于移植。

  11点40分,手术正式开始;12点38分,新心脏在小青体内成功复跳;15点整,小青从手术室转入ICU进行治疗。

  目前,小青情况稳定,3天后即可转入普通病房。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