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作业拼爹妈?围观那些年我们做过的手工作业

17.10.2015  13:49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孩子手工作业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其实就是一次亲子活动,可以增进彼此感情,可现在一些小孩子的手工作业进入了拼爹妈时代, 日前有家长将自己孩子的幼儿园作业上传到网上,要求家长和孩子用废弃材料做一个熊猫牌电视机,还要能看能发声,让不少网友倒吸一口凉气。小孩手工制作到底该小孩独立完成?还是家长主导操作,真是一个难题。

   支持家长参与

   增加亲子互动

  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孩子在家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有些家长更是事无巨细完全一手包办,生活中很少让孩子亲自动手。孩子长大以后,缺乏自理能力,每逢大学新生报到就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衣服不能自洗”的新闻报道。

  这些新生之所以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归根到底还是从小缺少动手锻炼的机会,常言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就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动脑想象跟实际动手能力,这也是学校布置手工作业的一个初衷。比如自然课老师简单讲解灯泡发光工作原理后,布置学生做一个简易南瓜灯笼手工作业。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结构,让孩子学以致用,将课程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锻炼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还鼓励孩子多试错,锻炼孩子碰到问题时候的解决能力,像南瓜灯笼,从学习简易原理到准备材料,到之后多次尝试的失败,再到最后灯亮起时候的成功喜悦,这样亲子互动的成就感就是对其动手能力的一种肯定,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笔重要财富。

  家长跟孩子共同完成手工作业,还有更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增加亲子互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年轻家长此时正值事业上升期,精力时间有限,平时跟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机会也是少之又少,于是很多时候家长就给孩子买一堆玩具,比如各种拼图、可拆装电动玩具等等,家长寄“希望”于玩具中:想让孩子在捣鼓、自娱自乐过程中,“顺便”把动手能力也锻炼了,但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孩子的手工作业可以作为一种亲子活动载体,比如对一些有“难度”的家庭手工作业,如果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完成,通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共同探索如何操作,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增进家长跟孩子的感情,还有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发掘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逸飞)

   家长适当参与

   教育别用力过猛

  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科学育儿,幼儿园奇葩作业虽然引来各种吐槽,但实事求是地讲,也算与时俱进,各种手工作业设计的初衷值得肯定,毕竟也是践行“陪伴式教育”理念,希望增加亲子活动的时间,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不至于成为孩子教育路途上的甩手掌柜。可是,很显然在具体操作中,却用力过猛了。

  做灯笼、PPT这样的作业还勉强能拼个爹妈的心灵手巧,可是“用废弃材料制造出一台熊猫电视机,还要能看能发声。”这样的奇葩作业,看着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普通幼儿园小朋友和小朋友家长能够做得出来的!也难怪不少爹妈感同身受地留言表示:“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小朋友的逆天作业了!

  的确,教育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许多人也认为,给孩子高一点的目标,可以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可是,二者间的合理距离,应该是要让小朋友伸伸手踮踮脚尖就能够得着,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伸展的乐趣与收获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和探索兴趣,如果距离太远,孩子一眼都望不到,更别谈伸手去够迈步去追,反而会带给他们挫败感,让他们兴趣全无,适得其反。而孩子能力不够全靠爹妈来凑,也给家长增添了无穷的烦恼。

  著名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与通过家长引导可以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也是儿童最具发展潜力的所在。可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都不同,而且也始终处于动态变动的状态,老师在留作业的时候不妨多留出些想象空间,兼顾不同小朋友的水平,比如,同样制作电视机,完全可以不加那么多“高大上”的限制,有的小朋友可以画画,有的可以用纸板塑料瓶做,还有的能力更强可以做有声音有图像的,这就兼顾了不同小朋友的能力,比一把尺子的高标准要好很多。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要行之有道,更要行之有度。(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