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博会闭幕 247天240万人次入园游览

29.05.2016  10:33

武汉晨报讯 记者汪健 通讯员赵旋 邓鹏飞

247天!240万人次入园游览!昨天,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会旗从武汉交到郑州的手中,也标志着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圆满落幕。武汉园博园将作为城市景观永久保留,从下月起,部分场馆、园区将进行改造升级,市民可继续入园游玩。

第十届园博会于去年9月25日开幕,期间入园总人数达240万人次,不仅在园博会历史上留下宝贵的经验,更是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实践和示范样板。占地213公顷的武汉园博园不但生动演绎了城市变迁的精彩故事,让周边10万居民受益,更成为了武汉最大的公园,新的城市地标。

据了解,园博会闭幕后,武汉将以园博园为核心,打造覆盖整个汉口东西湖片区的绿色生态特色小镇,延续“绿色红利”。另外,本月内,园博园所有现行的价格及优惠不变,园内的电瓶游览车、游客服务中心、园内便民服务点等设施均会保留。之后,有关园博园门票价格是否调整、有无优惠措施、夜游场开放方式等市民关心的内容,均需等相关部门研究后公布。

昨日闭幕式上,住建部宣布,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园博会明年将在郑州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获得了第十二届园博会的承办权。

园博之最

数读园博

亚洲最大的垃圾场改造工程

武汉园博园总面积为213.77公顷,相当于5个解放公园。其中作为园博主体景观工程的荆山由原来的金口垃圾填埋场改造而成,该垃圾场占地面积46.7公顷,曾是汉口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这次成功改造成园林景观也改写了亚洲城市生态修复史上的一项纪录——亚洲最大生活垃圾场改造工程,同时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老旧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项目。

受益者最多的一届园博

武汉园博园位于江汉、硚口、东西湖三个行政区相交区域,涉及周边14个社区23个小区近10万居民。不但是此前历届园博会离中心城区最近的园博会,也是影响城市居民人口最多的一届。

为建园博,组委会累计走访14个社区具有代表性的6个小区,召开各类座谈会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介绍园博概况,宣传生态理念,争取居民的谅解与支持。此外,组委会还为周边社区栽植树木2.3万余株,栽植草坪、花坛、色块植物25万余方,新建绿地6万余方,新、改建道路25条,累计投入资金近4个亿。

随着园博园的建成,周边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发生巨变。低保户李克美搬到园博园旁硚口区紫润明园小区的经济适用房整整5年。患有严重小儿麻痹症的她,曾在江汉区姑嫂树一套公厕旁的小房子里住了20年。她说,搬到经济适用房很高兴,但没想到刚离开厕所,又迁到垃圾场旁边。如今,垃圾场变园林,每天早上,她都要推开窗户深呼吸。5年前李克美77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总价21万,现在市价近90万。

开幕

2015年9月25日

闭幕

2016年5月28日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

共举办活动700余场

如荆山夜秀、亲子跑、园博花灯会、湖北省首届龙狮大赛

247天里240万人次入园游览

首获国际环境大奖的园博园

去年底,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设园博会,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这是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也是中国园博会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此类奖项。

C40(城市气候领袖群)城市奖一年一度,用于表彰那些在改善气候方面采取积极行动,获得成就,并且与全世界的城市分享成功经验的城市。

单日游客

最高峰

2015年10月3日 7.8万人

1.6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

武汉园博园占地213.77公顷,相当于5个解放公园,涉及周边23个小区近10万居民

组委会为周边社区栽植树木2.3万余株,栽植草坪、花坛25万余方,新建绿地6万余方,累计投入资金近4个亿。

全民参与度最高的一届园博

武汉园博园吸引了英国、法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前来建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团队,50多名各行业大师级专家,数千名专业人士或普通民众参与设计,“贡献”各类设计方案1000余套、各类建议案近万条,其中约半数内容采纳并实施。这也是历届园博会中,全民参与度与市民意见被采纳比例最高的一届园博会。开门办园,创意众筹,不仅使群众需求与意愿能在园博园建设中充分吸收和体现,而且也成为本届园博会亮点频现的保障基础。

三个最别具一格的展园

昨日的园博会闭幕式上共颁发团体和个人表彰奖项数百个,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公认是“室外展园创新奖”,一共有三个大奖名额,获奖展园分别是上海园、天津园和东营园。

第十届园博会执委会建设部副部长杨念东介绍,这三个园的设计创新理念为中国园林建设探索了一条不同的观念。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上海园的城市立体绿化理念开拓了国内城市绿化的视野,从城市建筑的墙体、屋顶等地方都加以利用植绿,用一种新视野、新模式扩展了城市的绿量。

东营作为一个老的石油城市,在展园设计上大量使用管材模拟该城市的石油管道布置设计,探索出如何将湿地、油田变成景观,对我国工业大发展时代下如何应对工业对生态的破坏与修复,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天津园使用了很多PVC管材作为设计元素,探索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等,提出了集约型低碳社会的建设。

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这是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也是中国园博会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此类奖项。

园博主体景观工程荆山是由原来的金口垃圾填埋场改造而成。该垃圾场占地面积46.7公顷,曾是汉口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

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团队,数千名专业人士或普通民众参与设计,贡献各类设计方案1000余套、各类建议案近万条,其中约半数内容采纳并实施。

“室外展园创新奖”

上海园、天津园和东营园

第十一届园博会举办城市 郑州

第十二届园博会举办城市 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