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18.05.2016  09:37

  7号矿体铜矿产业链空间图 陈树祥提供

   昨天下午,“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入选。结果公布后,该墓葬区发掘领队陈树祥第一时间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说:“入选在意料之中。

  陈树祥介绍,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大冶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新馆建设的动土地段重点勘探时,发现四方塘墓地,并连续两年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已发现和发掘两周时期墓葬123座,其中西周墓葬3座、春秋墓葬120座,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约170余件套。“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国属、生产流程及管理分工、文化面貌、冶金史等系列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

  “墓葬反映了铜矿生产者的地位及职业。”陈树祥说,墓主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和玉器等,应为矿冶生产的中层管理者或军官;第二等级墓为中低级技师和职业军人,出土组合陶器,甚至随葬鼎、铍、戈、削刀等青铜容器、工具和武器;第三等级为窄坑长方形墓葬,仅随葬铜斧、刮刀、石砧等矿冶工具,应为低层技术工人。“这些为研究铜矿冶生产流程中的组织管理、技术分工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陈树祥称,四方塘墓地发现洗矿尾砂矿堆积、选矿场、35枚矿工脚印、四方塘冶铜场等,揭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采冶产业链,在中国矿冶考古中实属罕见。此外,遗址出土的炉渣、铜器、铜矿石标本等,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铜料流向、冶炼水平提供了新的线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表示,四方塘遗址发现是中国矿冶考古的一次突破。以往,矿冶遗址发现大多只见工厂,寻不到人的痕迹,四方塘遗址墓葬中发现有工人、管理者等身份不同的人及遗物。“一个古代矿冶基地,由谁来生产、组织、管理?四方塘遗址给出了生动、全面的答案”。

  “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领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1990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

  方勤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评选“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第一标准,必须是当年有突破的考古发现,而且有前所未有的信息和认识。此外还要求考古工作科学严谨,考古发现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重要性。

  此前,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分别入选2011、2013、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0年以来,湖北共有9个项目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宋磊 通讯员孙夏)

(编辑 闵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