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解放思想大讨论侧记:绿色崛起再出发

21.07.2015  13:35

记者汪明 通讯员向东宁 朱哲

连日来,一场以绿色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咸宁持续升温。这是咸宁连续第七年开展解放思想活动。

3日,大讨论一结束,咸宁就召开市委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定”,明确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

选定绿色路径

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味道是什么?英国人给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答案。

座谈会上,市政协主席胡建华说,上个月,伦敦希思罗机场安放了一个地球仪,它能喷出代表中国、南非、日本、泰国和巴西五个国家的味道。中国味道,是庙宇中的香火味混着淡淡的桂花香。

这给了桂花之乡咸宁无尽的自豪。

生态优良、绿色资源富集是咸宁的优势,工业底子薄、整体发展不够是短板。

如何发展?咸宁早已做出选择:绿色崛起。

咸宁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推动地区在青山绿水中跨越崛起。

历时5天的大讨论,再次强化了这种发展共识。

市委书记任振鹤说,崛起不是简单的GDP增长,而是在“绿色”的条件约束下快马加鞭,解放出新的“崛起”潜力和动力。

打造绿色产业

没有产业支撑,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苍白的。

实现绿色崛起,咸宁如何发展产业?

市长丁小强在讨论中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谈产业发展路径,任振鹤将其归结为十二个字: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小中生大。

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机电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地方优势产业改造,努力形成绿色产业新业态。力争通过3年努力,绿色工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

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组织实施100个绿色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计划。

小中生大,积极开拓低碳增量产业。突破性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通过3年努力,力争生态旅游产业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同时,加快发展以茶、竹、油茶三大百亿产业为重点的特色种养业和观光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发展绿色民生

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定”,描绘出咸宁未来美好画卷。

——探索“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到2020年,形成10个以上年产值过百亿的绿色产业集群,绿色GDP占比超过90%,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45%,万元GDP能耗降至 0.78,森林覆盖率达到6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把“香城泉都”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字招牌;打造绿色空间,全面实施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示范建设20个“四化同步”重点镇和200个新型农村社区。

——发展绿色民生。提高普惠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上学、看病、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满意度,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各个部门承担的民生事项、基层党建推出的“十件实事”,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大幕阜山片区综合扶贫开发力度,真正把幕阜山片区建设成全省脱贫致富的先行区、长江中游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力争每年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25%。

把咸宁打造成绿色崛起的标杆城市!咸宁有底气,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