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积极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抗旱浇灌面积1853余公顷

06.08.2019  15:10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7月18日出梅至今,咸宁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部分地方出现了较重旱情。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把保生活、保生产、保稳定、夺丰收作为当前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务,扎实做好全市抗旱减灾各项工作。 

截至8月2日11时,全市咸安区14个乡镇普遍受灾,其中贺胜桥镇、向阳湖、大幕乡灾情较重;赤壁市余家桥乡、中伙铺镇受灾严重。据初步统计,本次灾害共造成全市农业受灾人口1460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94公顷(中稻、蔬菜等),成灾面积883公顷,农业经济损失973万元。有关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地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水利工程设施,利用雨洪资源,增加后备用水,主动防旱抗旱,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针对当前旱情形势,各地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积极履行防汛抗旱工作责任,扎实做好抗旱水源储备,多措并举强化水资源管理。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存储量,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做好蓄水保水,确保人畜饮水、保粮食丰收。 

7月29日上午11时,咸安区四门楼水库开闸放水抗旱,沿渠乡镇扎实做好引水、管水、护水,全力开展抗旱灌溉。渠道管理单位全员上阵,把守好各个闸门,及时做好开关闸,极大地减少了水源浪费。 

针对陆水灌区较严重的旱情,赤壁市组织劳力和机械设备,对陆水南北干渠淤塞部位进行清理,保障水源通畅;积极与长委陆水枢纽局沟通协调,减少发电用水,确保水库灌溉水源;对其他旱区,赤壁市采取涵闸引水、泵站提水、疏渠畅水等措施,努力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截至5日9时,咸宁水利工程蓄水量12.909亿立方米,投入抗旱人力 8704人次,投入抗旱资金128余万元,投入抗旱机械 533台套,抗旱灌溉用水786余万立方米,抗旱浇灌面积1853.3余公顷。 

干旱造成湖北近400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超23亿元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球、周怡)今年入新浪湖北
未来10天湖北全省无明显降雨 部分地区或将伏秋连旱
  原标题:未来10天湖北全省无明显降雨 部分地区新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