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气象局加强梅雨期强降水过程服务

07.07.2014  19:20

      6月23日入梅以来,咸宁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3-5日,该市迎来了梅雨期最强降雨过程,157站次降水量达50mm以上,45站次100mm以上,最大降水154.4mm位于崇阳县金塘。面对梅雨期严峻的防汛形势,全市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针对性开展服务,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政府和社会公众据此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和积极防御,将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气象部门在今年入汛以来的气象服务工作中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为全市工农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保障。”梅雨期气象服务得到市委副书记陈树林充分肯定。
      提前预报  及时预警
      未雨绸缪,有备而来。咸宁市气象局自6月中旬起进入迎战状态,与武汉中心气象台、省气候中心、咸宁市防办就“入梅”形势进行联合会商;与武汉暴雨所利用C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等先进设备在暴雨试验外场基地联合开展暴雨观测试验;6月22日向咸宁市委市政府报送了《重要气象报告》,指出该市23日进入梅雨期,25-26日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
      25日夜,首场暴雨如期而至,咸宁市气象台灯火透明,预报员严密监视雷达回波,跟踪雨带变化,调阅分析资料,将20000条雷电、暴雨预警信息划破夜空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各级领导和公众手中。26日,咸宁市副市长蔡光兴到市气象局指导检查梅雨期暴雨气象服务,充分肯定预报服务工作。
      7月3日9点,咸宁局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副书记陈树林汇报了7月4-5日将会出现入梅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意见,提出防范和应对强降水天气的措施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的建议,陈树林立即批示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暴雨防御工作。当日,咸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命令。4日,市气象台发布2次暴雨黄色预警,1次红色预警,并利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预估通城桃江水库风险较高,通城县局主要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核查雨情水情,并向县领导及时汇报,至14时,通城站降水已达135.5毫米,全县各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5日0时28分,咸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随后暴雨系统逐渐东移减弱,该局于5日9时10分解除了应急响应并立即转入后期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总结工作。
      多措并举   立体服务
      责任重于泰山,服务决定成败。为做好梅雨期强降水气象服务,咸宁市各级气象部门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开展全方位的立体服务,打通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通道。市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实时关注暴雨发展情况,根据实况资料及暴雨发展趋势,及时制作发布雷电、暴雨预警信号,开展即时雨情消息、雨量现报等气象服务,并适时制作决策服务产品,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市公众气象服务中心通过咸宁电视台、咸宁电台、咸宁日报等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了降水预报预警,提醒公众做好防御准备,针对国土、农业、水务、水库管理等敏感部门开展了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夏收夏种、中小型水库安全专项服务,与国土局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心联合发布了300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各县(市)局依托前期建立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开展暴雨气象服务工作,通过乡村决策气象服务预警平台、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网将预警信息传递到乡镇领导、防汛责任人、气象信息员、网格员,提醒注意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农田渍害发生;嘉鱼、崇阳县气象局还根据服务协议面向嘉鱼潘湾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大禾设施农业有限公司、崇阳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崇阳绿田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直通气象服务,为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暴雨威胁提供了依据,得到用户的充分肯定。“收到你们的天气预报后,我幸好提前采摘了成熟的西瓜,没有什么损失,否则西瓜就要泡在水里烂掉了,谢谢你们的暴雨短信预报。”赤壁九毫村瓜农杜如春对正在强降水乡镇调查灾情的农业气象专家联盟时说。(作者:咸宁市气象局 张艳、王保、夏智宏  责任编辑: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