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咸宁崇阳公安消防抗洪抢险纪实

04.06.2015  20:38
消防战士转移群众 待产孕妇被营救上岸 转移群众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4日电 (甘明强 官易洲)6月2日凌晨,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侵袭咸宁市崇阳县,局部地区高峰时刻降雨量高达240mm,崇阳全县12个乡镇全部受灾,一时间山洪怒吼,山体滑坡,道路冲毁,通讯中断,其中石城镇、桂花泉镇险情告急,千名群众急待营救。大灾面前有大勇!在这场罕见的抗洪抢险行动中,崇阳公安消防连续奋战42小时,营救转移被困群众470余名,运送生活物资600余件,送饮用水30余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洪流中驶来的“诺亚方舟

  洪水无情,警民情深。危急时刻,崇阳公安消防全体官兵在崇阳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以雨为令,闻警即动,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抢险救灾前线,全力以赴疏散营救被困群众。

  “我们一家五口现在被洪水围困,洪水马上就要涨到二楼了,我的小孩才不到一岁,请你们快点来救我们啊……”6月2日凌晨3时55分,在接到崇阳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调警后,崇阳公安消防大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出动4台消防车、26名官兵,携带救生衣、应急背包、救生绳、抛投器等抗洪装备紧急驰援。但是,在奔赴灾区途中不到5分钟,大队又连续接到桂花泉镇、石城镇多起被洪水围困群众的报警电话,在仔细了解情况后,大队全勤指挥部指挥员当机立断,决定兵分三路分别赶赴石城镇桂口村、黄龙村和桂花泉镇开展救援,同时指挥员第一时间将警情向支队指挥中心、县应急办、县公安局汇报并请求增援。

  咸宁消防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并部署,命令由司令部副参谋长冯卫平率领特勤中队15名抗洪抢险突击队员、3台消防车、3艘冲锋舟紧急驰援崇阳。县委书记杨良锋连夜召开抗洪救灾紧急会议并作出批示:请消防官兵迅速赶赴灾区全力营救被困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救援绳索连起水上“生命线

  4时35分,第一批救援力量到达石城镇桂口村村口,由于突降暴雨,洪水猛涨,整个村庄的田埂全部淹没,湍急的洪水冲垮了道路和桥梁,几辆损毁的小轿车倒立在路边,在离官兵不远处,只见一名老人抱着孩子站在屋顶挥手求救,情况十分危急!指挥员经过侦查决定,派出2名体能素质和水性较好的战士携带绳索游到对岸,固定到对面房屋的铁栏杆上展开营救,虽然距离只有不到20米,但由于洪水太急,救援人员只能克服阻力,强行横渡,再慢慢靠近房屋,在经过三次尝试后,终于在水中拉起一条“救援生命线”,在救援人员的保护下,老人和小孩被安全救出。在急泻而下的洪水中,消防官兵艰难跋涉、往返,用双手、双肩营救了一个又一个群众。截止7时45分,在桂花泉镇和石城镇的三个救援点,消防官兵连续奋战三个多小时,利用救援绳索成功营救了100余名被困群众。

  冲锋舟开辟“生命通道

  在遭暴雨袭击六个多小时之后,石城镇白骡村上游水库水位猛涨,河堤被冲开一个缺口,湍急的洪水翻腾而下,迅速淹没了大片农田及房屋,白骡村两百余名群众性命堪忧。支队指挥员迅速组织15名官兵利用两艘冲锋舟和一艘皮划艇开进白骡村开展营救。因为水流湍急、水情复杂,在距离被困村庄近500多米的河面上斜跨的电线杆、水下的田埂以及不时漂来的大树给救援行动不断增加困难,救援官兵果断下水一边推着冲锋舟、一边清理障碍,19分钟后,第一艘冲锋舟终于抵达群众被困区域。为防止有人被困家中,消防官兵不停地大声喊话,同时派人冒险上到房顶,站在高处了解情况。现场有一位老伯待在家中不肯出门,消防官兵对其做了耐心的思想工作后老人才同意跟着官兵离开。经过8小时的顽强战斗,消防官兵来回运送被困群众11次,并最终成功将20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悬崖中的“生命长梯

  经过第一轮近14个小时的重点救援之后,生命遭遇洪水威胁的群众大部分都被成功救出。突然,现场有村干部和老百姓过来求救,在山洪爆发最上游的大山里有三个村庄灾情十分严重,进山的道路桥梁几乎全部损毁、房屋倒塌、通信水电全部中断,特别是现在有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被垮塌的房屋埋压,急待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17时20分,大队指挥员立即调整现场力量部署,亲自带领四名抢险突击队携带救生绳索、照明等工具和2名当地村民一起向大山进发!在进村的道路上,救援队员刚翻过一座破损的桥梁进入村口,却看见顺势而下的山洪已经将盘山公路的路基都掀走,要进山营救老人就只能贴着山洪越过200多米长的悬崖峭壁,大队指挥员毫不犹豫第一个爬了上去,脚下是咆哮的山洪,头上还不断有泥石滑落,但是大家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最快的速度找到并救出被埋压的老人,经过长达2小时艰险跋涉和紧急搜索,终于找到了位于石门村3组房屋垮塌下的重伤老人,被救出的老人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垂危,为了安全将老人顺利送出,突击队员迅速用棉被将受伤老人包裹住,并用竹子固定在担架上,在返途的峭壁区,为了使担架保持平衡,两名高个的突击队员在咆哮的洪水里手举着担架与在峭壁上的战友探步艰难前行,在这肆掠翻滚的洪水中架起了一部“生命长梯”。

  23时20分,老人被安全运救出,在这场历时5个小时的生死营救终于成功了!崇阳公安消防大队中队长助理崔宝蕾说“这是我当兵近12年来经历过的最复杂的一次水域救援,我们随时都可能被洪水冲走、被巨石砸伤,但是那一刻都忘却了生死……

  跋涉百里的“生命源泉

  当夜23时40分,崇阳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失联三个村庄的救援方案,一是要摸清山上群众受灾情况,二是要给受灾的百姓运送基本生活物资。崇阳消防大队向县公安局党委主动请缨,决定派出10名攻坚组突击队员挑起赴灾情最重的塘坳村救援的重任。

  6月3日6时30分,崇阳消防10名突击队携带救生衣、救援绳索、个人防护装备,并每人身负30公斤左右的救援物资徒步涉水直奔塘坳村,超常规的负重和涉水行走异常的艰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官兵们有的是只有向前的必胜信心和救援的迫切心情。救援队一路跋山涉水,时而翻越超过80度的陡峭山岭,时而跳下齐腰的冰冷洪水,官兵一路前进每经过一户人家,都会详细询问受灾情况,并将背包里的面条、面包、水、盐、蜡烛等急救物资送至失联群众手中,此时此刻,军民的心连在一起,警民情牵在一线,每每这个时候被困的百姓都非常激动,紧紧握着消防官兵的手,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亲啊,感谢共产党,感谢公安消防!”。

  16时20分,10名突击队员在急行军近10个小时后,圆满完成塘坳村全部六个小组的摸排和救援任务并安全返回,指挥员将失联村庄受灾情况第一时间向县抗洪救援指挥部汇报。

  惊涛骇浪中的“绿色通道

  6月3日11时30分,崇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石城镇长坪村有待产孕妇被困河对岸,今天是预产期,请求设法营救。公安机关立即调派出公安消防大队火速开展营救行动。接到指令后,大队指挥员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奔赴现场,此时,通往长坪村的桥梁已被洪水冲垮,待产的孕妇和家属正在河对岸焦急的等待救援,大队指挥员在反复勘察地形后,决定将两根30米救援绳分别固定在橡皮艇的两端,用救生抛投器把其中一根救援绳投到对岸,让对岸村民再将橡皮艇拉至产妇旁边,行动按计划紧张展开,当橡皮艇安全抵达目标位置后,救援官兵迅速给待产孕妇穿上救生衣并小心翼翼的扶上橡皮艇中,10分钟后,在多名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孕妇被安安全全地送上了等待的救护车,围观的群众不禁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暴雨依然如注,洪水依然猖狂,抗洪救援仍在继续,而那一抹橙色,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