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浓情洒大山 如诗美景入画来 ——咸丰县“616”工程对口支援工作纪实

31.05.2014  00:41

  武陵山试验区有一个唯一与皇帝帝号同名的县——咸丰县,自省委、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616”工程对口支援以来,该县受“616”工程对口支援惠民政策的恩泽,七年共实施“616”工程项目58个,到位项目资金逾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亿元,增长1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9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2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37元,分别增长11.5%、13.5%。今日咸丰,“616”工程硕果累累,成效辉煌,一个个龙头产业蓬勃发展,一栋栋援建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治理河流清澈透底,一条条投资公路盘山旋绕,一位位迁居移民喜笑颜开,一块块立式电子显示屏格外夺目,一次次自然灾害被有效抵御,一个个景点使游客留连忘返......让人感受到诗画般的意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

  帮扶机制驱动前行

  2007年8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在民族县市实施“616”工程的通知》,咸丰县是首批被纳入“616”工程对口支援县。李鸿忠、王国生、宋育英等省领导先后联系指导咸丰,省地税局、人社厅先后被确定为对口支援咸丰的牵头单位,省科技厅、公安厅、中烟公司、农发行省分行、省人民医院、华中农业大学、华师一附中为对口支援咸丰的省直部门和院校,省发改委、财政厅、民宗委、经信委、住建厅、水利厅、文化厅、交通厅、农业厅、旅游局、扶贫办、移民局、体育局、残联等部门并力援助咸丰。省委、省政府先后选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联络员任职咸丰,每年多次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和部署对口支援民族县市的工作。省政府办公厅每年召开1次“616”工程对口支援咸丰推进会(协调会),总结过去,谋划来年,落实项目,并形成对口帮扶工作《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省直对口帮扶牵头部门每年主持召开对口支援部门联络员会议3次以上,制定帮扶实施方案,加强工作督办,总结帮扶成果。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对口支援部门领导多次到咸丰县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很多难点问题。咸丰县委、政府多次召开“616”工程工作专题会议,各乡镇(区)和县直相关部门形成了“616”工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咸丰县健全了“616”工程工作机制,形成了运行体系,明确了部门职责,驱动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基础建设纷呈亮点

  七年回首,硕果累累,一批批实实在在的“616”工程项目已经建成,部分项目正在火热的建设中。省科技厅、公安厅、地税局、中烟公司、农发行省分行支持的县二水厂建设项目如期投入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城区6万余居民的“吃水难”问题;省发改委、民宗委、扶贫办、地税局、公安厅、中烟公司支持的高乐山镇初级中学新建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1600余名师生喜迁新校园,切实缓解了城乡群众子女“上学难”和“超级大班”问题;省民宗委、地税局、中烟公司、省人民医院支持的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真正解决了贫困山区患者“就医难”问题;省人社厅支持的县人力资源、劳动服务保障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驾驶员培训中心扩建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为山区城乡人民提供了信息,培训了技术,拓宽了视野,方便了生活;省民宗委、住建厅、扶贫办、移民局支持的特色民居改造、危房改造、扶贫搬迁、移民搬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了村镇建设,优化了城镇建设空间布局,保护和发展了民族特色村寨,为发展民俗旅游、转移农业劳动力、搞活商贸流通创造了良好条件;省水利厅支持的农村饮水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正为咸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省文化厅、民宗委、中烟公司、体育局支持的县文体“五馆”建设项目主体完工,计划年底投入使用;省交通厅支持的咸丰县城至丁寨火车站一级公路项目已纳入国家武陵山开发项目规划,县城至坪坝营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已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这“两路”的建设将为咸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省中烟公司支持的县城绿化、美化工程顺利完工;省地税局、中烟公司支持的咸丰一中田径运动场建设项目已进入一期工程建设阶段;省发改委、文化厅支持的唐崖土司城遗址已完成规划编制和挖掘,正在冲刺世界文化遗产等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亮点纷呈,已成为推动咸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惠泽着咸丰千千万万土苗儿女。

  产业发展彰显特色

  咸丰县委、县政府内外合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坚定不移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速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特色为基础、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筑牢县域经济之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步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正朝着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先进县目标阔步前进。

  在省农发行的贷款项目支持下,咸丰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石材、绿色食品、木材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以县城工业园为中心,带动忠堡、朝阳、丁寨、清坪工业四个小区发展的“1+4”工业园区格局,目前县城工业园区已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入园企业达51家。同时省农发行支持的大河边电站、唐崖河景区、“朝阳画廊”景区等贷款项目进展顺利,在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引擎”带动下,咸丰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文化、中介、房地产等服务业繁荣发展,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板块。

  省农业厅支持的茶叶、水果、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达33万亩,其中优质茶叶基地达到12.2万亩,全年加工干茶4501吨,目前该县正在着力打造“湖北乌龙茶、红茶第一县”。

  省科技厅支持的山药粘液蛋白提取、高中档宜红功夫茶工艺研究、樱桃木业环保科技、紫薯精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得到有效实施,咸丰县已形成了以馨源茶业、汇龙食品、发夏食品、樱桃木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绿色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其中“馨源有机乌龙茶”等4个产品获得上海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咸丰帝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骏眉红茶”畅销国内市场、远销中亚地区。

  省经信委支持的“企业成长工程”项目正在实施,成为咸丰绿色食品加工业、矿产品开发、洁净能源基地项目的重要支撑,使咸丰企业在支持中不断成长。

  智力支持增添活力

  扶贫先扶“技”。华中农业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先后5次派出43名科技专家到咸丰建立专家工作站,开展水稻、茶叶、水果、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农村致富能手,目前正致力于解决咸丰山药、乌龙茶、特色蔬菜、红衣花生、“快乐土鸡”等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技术难题,推进企业技改扩能,农产品提档升级,并建成了咸丰科研教学试验站和新产品试验示范站。曾受到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培训的沙坝村农民袁长清说:我一直梦想在田地中寻求一条致富之路,华农大专家的讲课是“及时雨”啊!他们给我讲授的乌龙茶种植信息和技术,使我今年茶叶增加收入2万多元。省人民医院为咸丰县人民医院支助一批医疗设备,并选派多位专家到咸丰医院坐诊,还为咸丰30多名医生提供免费培训和进修,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咸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玲说:省人民医院选派的专家们给咸丰人民展示的不仅是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技,更多的是医德的感召和医技的传承。

  扶贫优扶“智”。华师一附中已免费为咸丰近10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并从2012年起每年落实“飞翔计划”招收咸丰籍学生40名,目前79名咸丰籍学生得到华师一附中师生们的特别呵护,正茁壮成长。

  忆往昔江城浓情结硕果,展未来倾情帮扶谱新篇。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直部门和单位的对口支援下,咸丰通过实施“616”工程,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616”工程不仅促进了咸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而且更为咸丰战胜贫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美丽咸丰”如诗入画,正在武陵山试验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