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之“美”

20.03.2017  21:42

当前,“协同创新”思维意味着改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学科之间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都是教育探索发展的方向。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芳教授在多年思政教育过程中,巧妙运用美学观点和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和现象,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引领大学生思考和关注审美问题,提升审美高度和深度。2016年11月,周芳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这是我校自首届获奖后再次荣获该奖项。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借鉴和运用美学理论和知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等基本范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本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中长期被研究者忽视而又蕴涵其中且体现学科魅力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美学有机融合的佳作。

 

美学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

周芳教授多年来承担《美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长期的“双学科”教学实践使得她敏感的注意到了这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于是,周芳开始从审美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美价值的发掘。

研究过程中,周芳始终秉持着以协调发展为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社会实践为平台,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联动培育。她认为这两大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虽被重视,但成效不明显。尤其是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价值观的扭转、大众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环境的浸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审美教育缺失。

如何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枯燥”的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将对“”的追求“外化于行”,让学生欣赏与接受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的。周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介入,开创“六个一”教学法,即熟习一系列丰富人生哲理的故事、品读一部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好书、观看一部励志的电影、凝听一曲激励情感的音乐、欣赏一首有关理想信念的诗歌、开展一场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讨论或辩论。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思想教育审美。

课堂教学中,一系列与审美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同时,周芳还特别注重学校网站、微信平台、讲坛讲座等专题栏目等审美元素作为教育资源引领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艺术领域吸收美的养分。周芳介绍说,借助这些以人文精神培养、心智发展引导为目的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从中“以美储善、以美扬善、以善促美”。

 

美学理论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周芳拥有深厚的本硕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每年平均近40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让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之间存在着交叉点,那么如何把握这一关联,可否进行系统研究成了她的一个研究新方向。周芳认为,将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彼此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作用于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他们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实现教育双赢。

201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芳教授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一书出版。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的个人专著,该书以新颖、独特、别致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学界专家高度赞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壮海教授评价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与有效性,发生于真善美的统一。长期以来,从真与善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甚众,但从美的角度开展研究者相对较少;且在公众心目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误为呆板说教的现象还多有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之意义,由此更为彰显。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得到众多高校青睐,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图书馆都藏有该书供师生借阅,武汉大学更是将此书列为研究生必看书目。2016年11月,该书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周芳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少青年教师的兴趣,周芳表示,她也希望借不断壮大研究队伍,更大范围的推广审美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实践教学课堂中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