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涛:用坚实脚步丈量无悔的青春

10.11.2015  17:48

    新华网武汉11月10日电(记者 方政军 通讯员刘放鸣 李欢)有一种力量叫做坚持,它能让理想变成现实;有一种信念叫做坚守,它能让青春变成赞歌;有一种态度叫坚韧,它能看雨雪寒暑恰似风轻云淡。有一个名字叫周仲涛,他能让平凡的一生闪耀着忠贞。

     退休不褪色 常怀爱民情

    风华正茂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是开拓者。“我们村占地面积为7458亩,其中林地6300亩,水田763亩,旱地275亩,水面120亩;宅基地、房屋、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各户家庭状况、粮食产量……”精神矍铄的周老一提到高山村便如数家珍的打开了话匣子。是呀,在他奋斗、他钟爱的这片热土每处都有他流年的岁月,每处都有他追忆的站点。二十年的探索,二十年的实践,他带领全村群众在跌跌撞撞中又一步一个脚印的大步流星的走了二十年,走出了穷困潦倒,走出了闭目塞耳,走出了破烂不堪,走出了一个让人瞩目的新农村,走出一个崭新的高山。

    罗田县白庙河镇高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周仲涛历来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自从他在村支书岗位退下来之后,张家长、李家短的湾邻小事,人们都爱找他,村委会的大情小事也都找他参谋,他还义务担当起通村公路的护路员,他经常对村民说:“美丽乡村”很有必要呀,如今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是时候该改善一下我们村的村容村貌了、这是村的“脸面”呀!一个人做一件事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一直做这样的小事,而且一直都力争做到最好。这就是一位将青春奉献给自己深爱的脚下土地,一位用一生默默的坚守兑现自己铮铮诺言的老支书。

     经济谋发展 探寻致富路

    板栗一直是高山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除主粮外种植面积最大的,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地区影响力。但是多年来高山村的板栗种植一直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你家一亩地,我家八分田,各自为营,新品种不能更新,新技术无法推广,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虽然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是更多的却是“小船不禁风浪”的弊端。常有年份大批的板栗低价出售或者烂在枝头,周仲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周仲涛深切地体会到要想把高山村经济搞上去,把板栗经济做成村里的“拳头”产业就必须一改分散的“单兵为战”的模式,必须团结村民打好“组合拳”,这样既有利于产品的规模效应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冲击,也有利于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了说服村民,他白天、夜里,院落、田头不知跑了多少次跟村民进行宣传。为了寻求政策支持,县里、市里他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为了心中有底,他不知道自费跑了多少地方去学习和拜访…阳光总在风雨后,当 “公司+农户+村组”的生产经营模式在高山村进行推广,当新的板栗品种不断在树梢发出沉甸甸的呼唤,当板栗生产的产业链日益完善,当高山村的农民再也不愁有货卖不出,有货价不高的时候,当村民的腰包日渐鼓起来的时候,当村民们为周仲涛曾经的日夜奔波投来了感谢的目光,他只是淡淡的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道路—直是制约高山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修筑一条出村公里是高山村群众心中最现实也最迫切的愿望。周仲涛刚刚上任不久就召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进行沟通,而后又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道路修筑事宜。周仲涛的组织协调加之全村民心所向,高山村出村道路的砂石铺筑很快便初步成型。后来当国家财政支持修建“村村通”公路,高山村是最先完成出村道路硬化的村庄。周仲涛又积极利用国家对于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帮扶,近年来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底村组之前的水泥路已经全部修通,全村的有线电视覆盖率也达到95%以上。便利的交通,及时的信息让村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最新农科技术,而这背后我们不能忘怀的便是周仲涛的辛劳和勤勉。

     奉献余热情 扮靓乡村美

    依山傍水,水秀山青,高山村本该是一座恬静、清洁、美丽的画意村庄。但是由于村民的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生产实际使得这样的画卷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在高山村。周仲涛多次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专家来高山村进行考察,对高山的建设和规划进行指导。为了达到民主和政策落地的实用性,周仲涛还特意邀请村民代表和专家一起参与设计和规划。按照规划要求,高山村在主要道路和街道两旁进行多种林木的种植;定期委派专人对村垃圾收集站和道路旁边的垃圾进行处理;统一美化沿街墙面,专门制作精美的喷绘宣传各级惠农政策,俨然一派道路硬化、树木绿化、空气净化、村容美化的 “四化”景象。高山村的目标是尽早参选和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的行列。

    老周在高山村村民的眼中是了不起的人,尽管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难免得罪了一些人,但村民都理解他、尊重他,把他看作自己的亲人。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在阳光照耀下那略显消瘦的背影却又如此伟岸。他以勤勉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带领着村民一步步朝着幸福大道奔跑。

(责任编辑: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