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158名律师进社区

25.08.2015  20:12

  “家门口的律师帮我们解决了许多烦心事。”8月13日,在樊城望江街社区,67岁的周师傅拉着湖北法正大律师事务所袁敏律师的手,高兴地说。几个月前,袁敏出面调解,帮周师傅家解决了因为管道漏水引起的邻里纠纷。

  像袁敏这样的社区坐班律师,在襄阳市区有158名。从2013年8月16日起,他们每周四上午分别到城区149个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襄阳“律师进社区”活动“周四律师有约”定期服务,成为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的法律服务新品牌。

  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3月30日下午5时许,樊城大庆西路社区新一建小区居民蔡女士的女儿放学回家时,邻居曾女士家的宠物狗突然追上来,在她腿上咬了一口。蔡女士带女儿到医院,花495元打了狂犬疫苗。可是,曾女士拒绝支付这笔费用。

  社区坐班律师、湖北隆中律师事务所范建召律师听说这个情况后,和社区治保主任、社区民警多次上门调解。5月中旬,曾女士赔付了这笔费用。

  在望江街社区,坐班的是湖北法正大律师事务所袁敏律师。今年年初,袁敏制作了调查问卷,发放给200多位社区居民,收集到居民最需要解决的100多个难题。随后,他将这些难题分成十多类,并就居民最关心的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交通事故、邻里纠纷等问题,专门开设法律大讲堂,为居民释疑解惑。

  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158名社区律师累计接待并解答社区居民涉及婚姻关系、财产继承、邻里纠纷、劳动用工、人身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举办社区法律大讲堂600多场次,参与调解社区矛盾纠纷1304件,代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297件,为社区组织办理经济法律事务498件,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81件。

  有补助更有考核

  158名社区坐班律师,每周四必须到社区坐班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代写法律文书、调解民事纠纷等义务服务及部分低偿服务。

  去年开始,由市、区两级财政每月补贴每名社区坐班律师500元。同时,社区坐班律师要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司法部门的例行考勤及测评考核,被确定称职后才能领取补助。违反工作纪律的,酌情扣减补助;工作严重失职的,取消补助并换人。

  今年年初,襄阳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组织11个考评组,对149个社区的2014年下半年“律师进社区”工作进行考评,14名社区坐班律师因考评不称职被所服务的社区居委会解聘。

  法律服务新品牌

  为了让服务落到实处,市司法局明确规定了社区坐班律师的五大职能。

  这五大职能包括: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法制讲座、竞赛、展览等活动,搞好社区法制宣传;为低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社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配合社区居委会,做好居民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及服务,为社区企业、社区居委会自治管理提供顾问服务;按照党委、政府和基层自治组织的要求,积极参与化解社区涉法涉诉信访、群体性事件等维护稳定工作,促进社区法治建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两年来,襄阳市“律师进社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周四律师有约”定期服务被确定为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的法律服务新品牌。

  今年5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在襄城檀溪湖社区调研时说,要通过“律师进社区”带动法治进社区,教育广大居民学会用法治手段解决利益矛盾,不断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