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民立:父亲血战卢沟桥 他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

14.04.2016  14:53

 

      “七七事变”一周后,吉星文(中间头缠纱布拄拐杖者)与战友在宛平城外合影

      第37师

        师长:

        冯治安

        (吉民立姨父)

    219团

        团长:

        吉星文

        (其子吉民立)

 

记者黄征  通讯员连红

        昨日,中国抗日战争名将吉星文之子吉民立从台湾带来一批文物和图片,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四万万人民——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展”中展出。他回忆,当年,吉星文镇守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身为上司的姨父对父亲说:“这里就是你的坟墓,你不能让敌人越雷池一步。

        吉民立此次带来的4件文物和数幅照片中,有一张是“七七事变”一周后吉星文和战友的合影。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吉民立讲述了父亲吉星文当年和战友们血战卢沟桥的故事。

        吉星文下令还击日军,招募敢死队员夺回桥头堡

        当年,吉民立的姨父冯治安是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父亲是219团团长。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向219团阵地开炮轰击。吉星文立即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表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寸土不能让,可采取武力自卫。”吉星文立即命令守桥部队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吉民立说,当时父亲要招募一百多名敢死队员夺回桥头堡,没想到半天之内就有三百多人报名,“我父亲亲自挑选敢死队员,那些没有选上的还掉了眼泪”。

        那时候宛平城的城门不能开,开了日军会冲进来,敢死队员们都是在晚上从城墙上顺着绳子爬下来的。当年的武器十分简陋,敢死队都是每人带一支步枪、两枚手榴弹和一把大刀。

        这里就是你的坟墓,没有国就没有家

        吉民立此次带来了父亲留下的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七七事变”一周后吉星文和战友的合影。照片上,吉星文留下几行字:“‘七七’抗战在卢沟桥  首先与日军殊死战  余在此处受伤……”

        吉民立说:“姨父冯治安在卢沟桥时跟我父亲讲,‘这里就是你的坟墓,你不能让敌人越雷池一步’。他们是连襟啊,姨父把我父亲放在第一线,没有照不照顾的,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

        吉星文手拿大刀六次冲击日军

        吉星文有个部下现年90多岁。他经常对吉民立说,当年吉星文拿着大刀六次冲入日军阵地,每次回来,刀刃都是卷起来的,他自己的肩上被日军削掉一块肉。吉民立用手势比划着说:“有这么大一块,三个指头填不满。父亲受伤后也不愿到后方治疗,他对战友说:‘卢沟桥没有逃跑的吉星文,只有战死的吉星文’。

        吉民立的母亲讲,吉星文曾说在卢沟桥时,每一个29军的官兵眼睛都是红的,因为都想决一死战,“那时候的抗战精神,就是为了中国,为自己的父母亲友还有全国老百姓不受日军蹂躏”。

        此次台湾收藏家周海圣、董良彦也提供了一些展品,其中包括日本向中国投降的降书(复制件)等。

        该展由湖北省博物馆、台湾鸿禧美术馆、香港翰墨轩等两岸三地的文化单位共同举办,共展出七百余件(组)文物以及三百余件照片、图表。展览至9月6日结束。

        “七七事变”中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军长:宋哲元    副军长:佟麟阁(阵亡)

        第38师    师长:张自忠

        第132师  师长:赵登禹(阵亡)

        第143师师长:刘汝明

        第9骑兵师师长:郑大章

        制图  职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