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名片新吉庆街陷入尴尬 近20家餐馆今剩5家

07.09.2014  14:03
图为:上周六傍晚,新吉庆街上门可罗雀 图为:艺人只愿意到老吉庆街演出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陈曦 实习生张思诗 摄影:记者程铭

  “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是武汉流传在外的美食传说。

  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吉庆街用排档和民间艺人,演绎了一段武汉的民俗传奇。经由作家的艺术加工,游客的口口相传,成为武汉的一个文化符号。

  然而,自2011年11月开街至今,与老街相邻的新吉庆街一直是门可罗雀。记者近日打探发现,起初进驻的近20家餐饮企业如今只剩5家,去年就基本建好的新吉庆街二期也迟迟未招商。备受关注的新吉庆街,究竟该何去何从?

  记者探访

  近20家餐馆如今只剩5家

  “要不是陪外地亲戚去新吉庆街溜达,哪能想见这么气派的建筑,那么多餐馆竟然齐刷刷关门停业了?”家住汉口马场角的周女士向本报反映,上周她带着从四川过来的亲戚游玩,亲戚指明要去大名鼎鼎的吉庆街看看,来到新吉庆街本想找家环境不错的餐厅吃饭,这才发现不是关门了就是没生意,这让周女士一行人颇为郁闷。“好歹也是远近闻名,才开没几年就这么没落……”周女士感慨道。

  红墙瓦片,弧形屋顶,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式建筑显得古朴典雅。记者8月30日(周六)来到新吉庆街发现,面朝中山大道一侧的新街一期,一楼的面包店、饮品店尚在营业,楼上餐饮商铺的靓丽招牌依旧。走进围墙内一看,又一掂、悦宴美食坊、巴蜀巷子等十余家餐馆虽然招牌还挂着,却早已是人去楼空。小家庭湘菜馆门口赫然写着“停业整顿”四个大字,门口还贴着物业公司给出的租金欠条。

  如今二楼仅剩越秀、慢生活、巨浪、渝尚煌四家规模餐饮企业。加上一楼一家馄饨店,新吉庆街一期开张之初的近20家餐馆,如今仅剩5家。上周六下午6时,记者在新吉庆街转悠了半小时,发现各餐馆内顾客少之又少。

  新吉庆街一期为美食生活区。规划中的二期民俗创意区仅一街之隔,但还未开放。

  市民心声

  不土不洋不接地气

  “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这是市民徐鹏对新吉庆街的总结,八个字多少也反映了不少市民的共同心声。“新吉庆街刚开街时还是很令人期待的,我觉得可以把本土文化精心包装后呈现给大家。”家住吉庆街附近的老武汉人谢先生去了一次后表示很失望,“虽然也能看到墙上挂的老吉庆街照片什么的怀旧景致,但那种原汁原味的大排档风格完全不在了。”谢先生说他更喜欢充满汉味的老吉庆街。

  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张女士直言,外观搞得如此高大上,明眼人一看就觉得消费不起,再加上是四合院式的内街,给人一种不明朗不接地气的感觉。“逛了之后发现,里面八成以上是餐馆,并且跟一般商圈的餐馆也差不了多少,没有别的可逛,谁会乐意专门跑来一趟?

  记者又在三镇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其中七成以上表示没有去过新吉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