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合作社产品“漂洋过海” 一年挣回3000万美元

30.04.2015  11:33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作为湖北第一个取得了出口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钟祥市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去年出口创汇达三千万美金,名列钟祥第一。

  发展之路看似很“顺风”,实际是合作社在理事长陈斌的带领下,懂得借势,顺应市场与政策的潮流。因此,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左右逢源”。

   全省首拿“出口权

  “真没有料到,我们的产品不仅国内好卖,香菇每年仅出口创汇,就达3000万美金。”寿乡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陈斌坦言,这是合作社创办之初,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上世纪80年代,在张集镇担任村干部的陈斌结合当地山区特征,决定在家乡发展香菇产业。经过多次向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取经,加上几年的摸索研究,陈斌于1993年组建了张集镇香菇服务公司。在张集镇的食用菌产业日益壮大时,陈斌感到光靠单打独斗的生产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2009年8月,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运营两年之后,面对国内的消费市场,陈斌已不满足。他多次赴福建、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考察市场,学习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经验。

  “为的是保证我们生产的食用菌,能与国际市场有效接轨。”陈斌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9月,满载精细加工、筛选的两货柜香菇在深圳报关出口,销往澳大利亚。

  合作社董事长陈斌记忆犹新。这是该合作社取得自营出口权、引资扩规后的第一批出口产品。

  “虽然首次出口仅实现创汇100万美元,但我们是湖北省第一个取得了出口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陈斌自豪地说。

  目前,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拉西亚等13个国家。2014年,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出口创汇达3000万美金,名列钟祥市农产品类出口创汇第一名。

   为张集镇贡献了“三个70%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菇林矛盾越来越明显。陈斌开始寻找新的生产途径,多次自费到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学习。

  为引技术,他从河南、福建引进技术员;为更好地指导农户种植食用菌,从1999年开始,陈斌坚持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到张集镇28个村进行技术讲座。

  在合作社带领下,全镇袋料香菇第二年就发展到50万袋,第三年,新发展了300万袋……

  如今,香菇产业成为张集镇的支柱产业,全镇有百分之七十的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农户百分之七十的收入来源于食用菌产业,整个食用菌产业占张集镇总产业百分之七十。

  2013年底,社员人平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到2014年年底,合作社社员共发展到了3000多人。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示范合作社。

  今年5月,合作社还引进随州市永安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进行扩规建设,形成品种研发、技术指导、生产加工、出口创汇的经营模式。这种 “农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合作社辐射面广、社员生产积极性高的优势。合作正常运行后,每年可实现利税700万元,直接为当地菇农户平增收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