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各区"版图"显示多个民生部门政务微信交白卷

14.04.2015  11:36

    长江日报消息( 记者李佳)哪个部门开政务微信能跟老百姓贴得最紧?毫无疑问,是事关民生的政府部门,他们涉及环保、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征地拆迁等事关民生利益的领域。在政务微博微信引领潮流的“互联网+”时代,这些政府部门是否借助双微力量俯下身子倾听?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对此做了一番探查,答案略让人失望——武汉各区政务微信微博开得最齐全的,不是卫生、教育或交管部门,而是共青团系统。

  据《2014微政武汉发展研究报告》,武汉市110个政务微博中省属政务微博有13个,占比12%,累计粉丝覆盖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市属政务微博82个,占总量的75%,累计粉丝覆盖人数超过650万人次;截至2014年12月,湖北地区政务微信账号已达473个,其中武汉地区开通120个,约占湖北地区政务微博的25.4%。

  在开通的上百个武汉地区政务微博微信中,记者发现,武汉市级及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团全部开通微博,而武汉市级及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江夏区共青团开通微信,算是双微力量最齐全的政府部门。

  检察院系统也是政务微力量利用得较好的部门。15个区检察院全部开通政务微信,13个区检察院开通政务微博。

  而反观与老百姓连接更为密切的一些部门,全都剃了“光头”:交通系、旅游系、环保系、文明系、消防系、园林系、气象系、卫生系、水务系、工商系、药监系、国资系在全市所有区都未开通微信公众号,家住常青花园的网友小V因为在大排档吃坏肚子,她想找找武汉卫生或食药监局的微信公众号打算投诉,惊讶地发现这两个部门的市级和区级都没有开通微信,“究竟是我们90后太‘超前’了,还是这些政府部门太‘落后’了?

  武汉网民数早已突破600万,根据全国手机网民占全体网民86%的占比类推,武汉的“”力量也在500万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服务群体,政府部门怎能不发声?

  一位与民生相关紧密的某政府部门外宣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要经营好服务百姓的实务,还得把现实办事的一套东西搬到网上去,“相当于一个人做两件事,人力成本太高”。也有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他们也看到了微力量的大效应,但苦于不知如何对接,“比如说搞计生,涉及公安户籍,如果把相关办事流程搬到微政务大厅里,这两个部门能否在老百姓手机互联网的世界里打通,之前没有尝试过”。也有政府部门认为本部门的信息太“技术流”,跟老百姓贴合不紧,辛苦去经营微博微信,吃力不讨好。

  跟大多老百姓生存生计关联不大的团系微力量为何能经营得如火如荼?“青春江岸”微信号小编王振介绍,一方面,玩微博微信的以年轻人居多,能一呼百应,另一方面,青春系的小编们不计名不计利,凭着一腔情怀见缝插针维护微信阵地,这也正是“青春系”能保持活跃度的原因之一。

  “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微信,不为应付上头,而要俯身看下头,首先是姿态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张明新说。

  武汉各区政务微信分布版图:

(责任编辑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