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司法所开展“无缝隙”“零距离”法律服务

08.11.2017  01:10

今年9月以来,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司法所立足大柴湖振兴发展省级战略和群众法治服务需要,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工作者、柴湖籍执业律师等法律资源,与企业无缝隙对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优质、高效、快速地开展免费法律服务和提供免费法律支撑。

坐进“”,解疑化难“不出门”。 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法律服务中心”窗口,挑选5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轮班持证上岗、挂牌坐班,运用法治思维,延伸法治触觉,现场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能所力及的法律咨询解答、信访矛盾调处等法律服务,力争把每一个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让每一个办事企业和群众带着问题进了门,解决问题不出门,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先后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08人次,成功调处信访矛盾21起,引导信访转为诉讼3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起、法律援助事项40余个。同时,围绕开发区的发展和稳定,不定期不定人指派法律服务工作者,全程参与开发区的建设项目决策、农民搬迁落户、群体性信访化解等涉法政务事务,提出建议性法律意见书13条、把关重大项目工程合同6件、稳控化解重大性群众信访事件2起,为推进开发区依法行政、群众依法办事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身入“”,助推发展“不出门”。 结合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引进企业多、建设项目多、矛盾问题多的实际,柴湖司法所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对接企业,走进企业,开展法律服务。先后参与审定各项协议10份,参与起草和修改各类法律文书11份,无偿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组织开展企业家、企业中层干部法治培训讲座2次,督促新引进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3家,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合法经营;参与涉企纠纷、企职纠纷及政企纠纷调解22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起,调解成功率91%,真正做到了企业不出门便能享受到最直接的法律服务,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能够轻装发展、安心发展和稳定发展。

沉到“”,法治普及“不出门”。 在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尚未建立、全民法律意识尚需强化的大环境下,柴湖司法所探索先行,组织柴湖籍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服务志愿者自愿进村,担任免费的“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指导法治乡村建设、解决群众纠纷以及代理法律事务等服务。“法律顾问”进村后,组织法律知识宣讲57场次,培育法律宣讲骨干55人,指导村和社区策划法治文化宣传墙和可移动法治宣传栏56处,解答群众法律疑问1.7万人次,无偿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223件,协助村干部调解群众纠纷500多起,代理诉讼、申诉32件,逐步对群众思想导入法治思维、对公民行为注入法治元素,让广大居民足不出村、足不出户感受法律、认知法律和敬畏法律,形成了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氛围。(荆门市政府法制办供稿)

黄石市工商局出台法律顾问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法律顾问管理
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中的政府法制办
襄阳市“12345”法律服务热线架起连心桥
襄阳市司法局把为市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作为工作目标,政府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