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档案局局长熊承家就贯彻落实中办国办15号文件精神到襄阳市调研指导

30.05.2014  23:33
 


熊承家局长(左二)察看襄阳市档案馆接待查阅工作

熊承家局长(左二)视察襄阳市档案馆新馆建设

熊承家(右二)参观谷城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熊承家局长(左二)查看老河市口档案馆

5月22日至23日,湖北省档案局局长熊承家一行,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到襄阳市及谷城县、老河口市档案局(馆)调研指导。熊承家局长一行每到一处,都仔细察看档案馆馆藏档案管理现状,详细了解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与档案局(馆)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座谈,听取各地学习贯彻中办国办15号文件精神和今年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对各地深入贯彻落实15号文件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档案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在襄阳市,熊承家局长首先视察了襄阳市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深入到局(馆)各科室看望干部职工,查看档案馆管理和接待查阅情况,与局(馆)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进行座谈。熊承家局长对襄阳的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襄阳的档案工作在全省处在先进行列。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襄阳市委办公室专门印发全市档案工作要点,市委、市政府将档案馆纳入新城区统筹规划建设,老河口、谷城、保康等地将档案工作纳入单位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增加档案抢救保护和信息化建设经费预算,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档案业务工作很有起色,工作规范,重点突出,印象深刻。在档案资源建设上,在依法接收的前提下,拓宽领域,突出民生和“三重一特”档案的征集接收,成效明显;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方面,突出了为民生服务,普通群众利用档案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在深度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上做出很好的探索,如在报刊上开办档案史料信息专栏,与电视台联合摄制档案专题片,形成了档案文化精品,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三是档案馆库建设力度加大。正在建设的襄阳市档案馆区位优、标准高、规模大、功能全,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档案馆建设与襄阳城市建设相匹配,与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襄阳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襄城、南漳两个“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档案馆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没有列入“十二五”计划的保康县档案馆也将在今年动工兴建。四是工作创特色、争一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坚持每年一个县突出一个重点,作为亮点打造,形成“一县一品”,很有特色。

熊承家局长指出,要根据襄阳在全省所处的重要地位,按照建设“一主两副”和“四个襄阳”的目标和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认真谋划和思考襄阳档案工作发展的战略和定位。

(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中办国办15号文件精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总的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基本要求,对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学习贯彻15号文件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档案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要逐条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对照检查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理清哪些是由党委、政府领导研究解决的,哪些是由相关部门配合解决的,哪些是由我们档案系统自身解决的,进而研究对策,逐条抓好落实。

(二)扎实推进档案馆库建设。襄阳的档案馆库建设作为市这一级走在全省前列,但县这一级还比较滞后,目前襄阳市所辖县市区还没有一个建成符合“五位一体”功能要求的档案馆,因此必须抓紧推进。列入“十二五”规划的要抓紧开工建设,已经开工的要按照规划加快建设进度,没有列入规划的要积极筹备,争取列入“十三五”规划。

(三)突出抓好重点业务建设。一是抓好档案资源建设。要按照中办15号文件要求,认真研究档案资源建设的内容和领域,在依法接收的前提下,不断向二级单位和社会组织延伸,抓好民生档案、国有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开发区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档案、“三重一特”档案的征集接收。二是抓好档案开发利用。在做好接待查阅利用的同时,要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继续与媒体联合办好档案栏目。三是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能等待观望,要超前谋划、及早动手,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馆库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尽快步入信息化建设轨道。

熊承家局长指出,襄阳市近一年多来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在市级档案馆库建设、创新档案资源建设、深度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等方面,在全省起到带头作用,省档案局将以适当形式总结推广襄阳的成绩和经验。

熊承家局长在襄阳调研期间,分别会见了襄阳市政协主席万桃元,襄阳市委副书记、老河市委书记朱厚伦,襄阳市政府副市长范斌,以及谷城县、老河口市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并就解决好各地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