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干净是如何形成的?

02.02.2015  12:05

  王桂华

   

  作为“湖北省人大志愿者服务交流考察团”一员,我于2014年12月11日至16日,在台湾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访问。因为是首次赴台,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也因为到台不易,我十分珍惜在台湾的每一分钟,尽量做到多看、多听、多记。在车上,我不用手机,更不打瞌睡,双眼贪婪地看着窗外闪过的一切,并以之与大陆的种种进行比较、思索,因此,到的地方虽不算多,看的东西却不可谓少,时间虽短,感触却是很多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台湾的整洁干净。

  我们足迹所到之处,无论是街道还是景区,也无论是宾馆酒店还是小小铺面,地上都见不到一个烟头、一片纸屑。十分地精致整洁,叫人一见便心情愉悦,满心欢喜。即便是小镇上的小铺面门前那点巴掌大的地方,也会摆上花卉,小小工艺品,每一寸平面都会作出精心安排,弄出一点艺术味道来。在这种地方流连,真如逛公园,赏盆景。如果面积稍大,如宾馆酒店的大堂之类的摆设,夸张点说,差不多有博物馆的味道,似乎是呈现主人艺术才华和多识的绝佳平台。到这种处所办事,真如享用一顿精神美餐。自然,乡村会稍差一点,但看上去仍赏心悦目,另有一种风致。

  这种清洁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我们向导游戴文忠打听,戴先生说,这主要得力于教育。他举自己为例,因为喜欢抽烟,过去在家里烟头、烟盒、箔纸乱扔已成习惯,有一天他姐姐的正上小学的儿子回家对外婆说垃圾要分类置放,他母亲接受小外孙的宣传后,便在家里严格实行,慢慢地便把自己的习惯作了改变。他一边从裤袋里摸出几个硬币,找出其中的一个烟头,一边说,自己经常把烟头、薄塑胶纸之类放在裤蔸里,待遇上垃圾桶再丢。这也是台湾人的习惯。乱丢垃圾,若被环保局的人碰见,是要重罚的,好在大家已能自觉遵守了。至于抽烟,室内是绝对不准许的。实在要抽,只能在室外进行,一些地方的室外,还摆放有烟灰缸。如果在酒店房间抽烟,一旦发现,也不罚款,但会要你付费清除烟味,所花精力和费用,比罚款会重得多。每天晚间结束行程下车时,戴先生便提醒我们把各自座位上的垃圾带下车丢掉。

  保洁工作自然主要靠政府抓,但社会组织的帮衬作用也功不可没,其中最重要的是义工制度。做义工在台湾已蔚成社会风气,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台湾人多信佛、道和天主教,更是尊崇孔子的儒家学说,他们觉得做义工是布施、是感恩、行善、慈悲心,是回报社会的善举。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而不是出于任何压力或者勉强,因而能够长期坚持,并在全社会推开。目前,在教育、环保、交通等许多领域都活跃着义工们的身影。在台北市中山区公所座谈时,区长林秉宗先生告诉我们,该区有668位义工,设有中队长和中队副,区下面有42个里,一里一个分队,设分队长,领导体制完备。中队长刘水生,是一位医学博士,开有自己的诊所和医疗公司,是位大老板,六十多岁了,仍十分热心义工活动。义工活动每年必不可少的上十万元经费,全由他筹集解决。义工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环保局清洁队开展工作,对清洁队一些力所不及的地方,他们便去打扫,打扫过而扫得不精不细之处,他们便去“补火”,冷不丁出现的狗屎、猫屎、小广告等,他们随见随除,以补清洁队定时清扫之不足。毛泽东说过,战争之最深厚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同理,保洁之最可依靠之力量也是普通民众,有了无私奉献的义工“别动队”,还有什么污秽不能被清除干净呢?

  如果说义工制度凸现的是少数人的善举,那么“垃圾不落地”的习惯依靠的则是市民的全方位主动参与。在台湾,“垃圾不落地”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所谓“不落地”,就是在约定的某个时间,政府运垃圾的车开来,市民们准时送来垃圾,环卫工人就地将其装进车里运走。这一制度的顺利推行,前提是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台湾市民,已经习惯将垃圾分为“厨余”(残剩食物)、废弃纸张、瓶罐三大类。无论在大街边,还是小巷深处,每天至少有一趟收“厨余”的垃圾车准点开来。至于收旧纸、瓶罐的车辆,每周会跟着来两至三回。“厨余”收拢后,作为猪食卖给牲猪养殖场家。台湾人很节俭,每顿食物,宁可少备一点,不足部分,临时上街采买,也不愿因丰盛而浪费,因而“厨余”越来越少。旧纸瓶罐也由环保局相应的公司经营处理,总之都变废为宝,各得其所,继续发挥有益于人的作用。至于泡膜饭盒,是归入废纸一类的,用完盒饭后,细心的人们会用水把盒内残渣冲洗掉,再归放垃圾袋中。一般家庭,都有两件装垃圾的物件,一件是装“厨余”的桶子,一件是盛废纸的袋子,这两样东西都由政府统一制作,市民购买,倘不是这两样东西装的垃圾,运渣车是不收的。如有旧家具要处理,则先向环保局打电话,然后置于楼下空地上,贴上环保机构某日某时会来运走即可。旧衣物之类,有慈善机构或佛协的人员上门收取,洗补后捐给非洲等地的贫困国家,旧家具则经修理漆饰后,作为二手货出售,往往很抢手。

  林区长说,台北市现有三座垃圾处理厂,其中的一座,因为来源渐趋枯竭,面临关闭的境地。听到这样的话,我高兴起来,因为我常常私下忧虑的垃圾病,毕竟还是有药可治的。最难办的还是如何使每一个市民树立爱好整洁的意识,摒弃懒散、自私、粗疏的生活陋习,养成精细、文明、干净的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把我们生活的城市当作自家一样爱护。苟能如此,保洁之事就好办了。

  不过这次在新竹县瑞芳区金瓜子山旧矿景区,在蒙蒙细雨的精致的红砖人行道上,赫然出现三处人屎,殊败游人兴致。

   

                                                                                                                                                                                                            2014年12月17日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