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全省发展大局的“压舱石”——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18.01.2016  10:14

   编者按   粮食总产创造历史新纪录,农民收入和农产品加工业超全国平均水平,多项农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五轮“三万”活动取得实效……
      我省“十二五”三农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毫无疑问,“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三农的又一个黄金期,三农发展成为全省发展大局的“压舱石”。
      应该清醒看到,当前,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业生产效益继续下降;农业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农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极其重大。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困难同在。2016年,如何为“十三五”开好局?
      16日至17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本报邀请相关人士解读会议精神。
        关键词
      五大理念
        会议精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实化、细化到三农工作中,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加快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用五大理念引领三农发展
        解读嘉宾:章新国  省委财经办(农办)副主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这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战略眼光的科学理念。下一阶段,要以五大理念为引领,破解三农发展的难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以创新为引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围绕土地制度、劳动力转移制度、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农业科技产业链建设支持力度,以科技创新驱动三农发展。
      以协调为引领,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要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作物种养结构。要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增收。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以绿色为引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由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走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以开放为引领,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巩固我省禽蛋、蜂蜜、食用菌、小龙虾等农产品出口传统优势,扩大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我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合作。
        以共享为引领,增进农民福祉。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加快农村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把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记者  胡琼瑶  采访整理)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会议精神: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要抓住精准扶贫的精髓,进一步把贫困人口底数和建档立卡工作搞扎实,真正做到精准识别;进一步把致贫原因和扶持措施搞清楚,真正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精准帮扶;进一步把脱贫时间表落实到户,真正做到精准脱贫。
        “五个突出”推进精准扶贫
      解读嘉宾:柳长毅  省扶贫办副主任
        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中,省委省政府提出“五个突出”: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突出贫困户自主发展,全力推进脱贫致富能力建设;突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大力实施整村推进;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进保障扶贫;突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这是对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的“湖北定制”,是对“五个一批”的进一步细化和实化,充分体现湖北特色。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物质基础,应该作为主攻方向。全省对产业扶贫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省一半以上贫困人口必须靠产业脱贫销号。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互联网+”给农民参与到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带来新机遇。
        劳动力是第一生产要素,能力建设是精准扶贫的主观因素。从去年开始,我省加大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创业支持力度,成为各地精准脱贫的工作重心之一。
      要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完善交通、通信、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整村推进,使每个贫困村实现“九有”。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注重城乡均衡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进保障扶贫。我省在医疗卫生扶贫、教育扶贫、“低保”“五保户”救助扶贫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强兜底功能。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行业部门投入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帮扶机制,整合资金,让扶贫效应成几何倍数放大。创新和探索金融扶贫、土地资产受益支持扶贫等机制,创新体制机制,为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脱贫攻坚战是场硬仗,要集中一切资源、不遗余力攻坚拔寨,最终赢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的胜利。
(记者  孟静  采访整理)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会议精神: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要创新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二要着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三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解读嘉宾:张清林  省经管局局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一是按照“三权分置”的基本方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更加稳定而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激活农村土地的资源要素功能和财产功能;要探索土地流转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二是按照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要因地制宜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构建不同经营主体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加强指导和规范监管;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要整合支农资金,增强扶持精准性,加快农业补贴、金融、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农业设施用地、生产用电、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增强自身实力和带动能力。
(记者  张爱虎  采访整理)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会议精神:“十三五”农业发展新动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农业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读嘉宾:焦泰文  省农业厅副厅长
      解决农业结构性过剩问题,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成本增加效益,不断生产出丰富多样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
        这就要通过稳定发展粮油生产,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加快发展养殖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农业发展活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联姻,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农民吸纳应用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广泛应用现代设施、现代手段、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记者  张爱虎  采访整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会议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相辅相成、互促共进。一要继续推进多层面的试点工作。二要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要大力推进“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解读嘉宾:秦尊文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前不久,我省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16日至17日,又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必须将两个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合力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发挥城市群的引领作用。从省内来看,已形成以“一主两副”为核心的三个城市群,即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以来,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生态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五个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建设以来,两个新城市群建设有一些进展,但与武汉城市圈相比进展相差很大。必须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尽快建立相关领导机构,开展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指导力度,推进实质性运作,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重点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很低。今后的重点是要促进已在城镇常住的人口落户,大幅度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合理引导武汉市人口均衡布局,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完善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记者  汪训前  采访整理)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精神:“十三五”期间,要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一要大力推进农工融合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农旅、农商融合发展。三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解读嘉宾:邹进泰  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研究员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如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要发展多类型的产业融合方式。一是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的内部融合,核心是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二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也就是“接二连三”,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三是通过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从单纯的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四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第二,要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主要是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特别强调要提高农户对等协商的能力,加快培育农村新兴经营主体,探索建立新型合作社的管理体系,拓展农民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第三,要创新产业链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强调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合作形式,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者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该成为股东,并采取“保底收益加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者入股合作社、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者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要与这个利益联结机制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