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9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创新能力深度比拼 武汉第四

27.11.2017  20:58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来源: news.cjn.cn

  长江网11月27日讯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国家治理周刊》2017年第39期,发布了《对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测评》一文,该文基于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的公开统计数据,对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4个直辖市的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和创新持续力分别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武汉市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指标,居全国第四位。

  以下为该文摘要

   重要发现:  

  ·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投入强度大,能够提升创新产出效益,创新成果转化驱动城市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又会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流入,从而更有能力加大创新投入,创造创新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综合创新能力领跑全国。这三个城市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完善、创新投入强度大、创新产出转化效率高,以及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能力强。

  ·东北地区三个省会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暂时处于落后状态。这三个城市工业基础雄厚、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创新基础并不薄弱,但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将拥有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创新投入强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创新投入方面各城市之间差异较悬殊,综合创新能力排名领先的城市更加注重创新人才和资金的投入,而排名较落后的城市在创新投入上显得相对保守。

  ·创新持续力代表城市创新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作用。武汉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武汉近5年的技术成果转化以及经济增长率均居首位,通过创新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能再继续沿用旧的经济思维和旧的发展模式,未来应当更多地利用创新引领城市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考察的不仅是综合实力,更是对创新能力的衡量,一个城市成长为创新型城市需要兼顾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内生驱动的持续升级。

 

  创新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时也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城市发展需由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而其中,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把创新驱动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将改革创新深入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城市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速增效升级。纵观国内外,走在前列的城市,无一不把创新驱动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谁抓住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遇,谁就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必须在突破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用创新驱动的思维和手段激发经济活力,打开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2016年12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中对创新型城市作出如下界定:“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效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构建创新型国家核心支点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问题,完善城市创新发展内涵和理念的重要举措。

  要使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必须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同时重视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双创”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因此,有必要对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支柱的城市进行综合创新能力的评估,客观反映中国城市创新发展情况,为城市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最终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

  为此,人民论坛测评中心成立了“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课题组,开展了“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评价体系”的编制和相关测评、政策研究。针对15个副省级城市及4个直辖市共19个城市,从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持续力四个方面入手,对其创新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挖掘。

   建立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意义  

  首先,构建城市综合创新指数有助于评价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现状。城市是创新活动的聚集地,城市综合创新指数旨在全面反映各城市综合创新进程以及其创新能力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的排名,为地方政府衡量与比较全国重点地区创新城市发展提供依据和抓手。

  其次,构建城市综合创新指数可为城市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城市综合创新指数旨在总结创新成效,发现创新短板,挖掘创新潜力,更好地制定城市创新规划和创新能力发展策略。因此,城市综合创新指数并未将资源禀赋、国家政策支持等地方政府不可控因素包含在内,只将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主观能动性的因素考虑进来,使城市创新的着力点更为清晰。

  最后,构建城市综合创新指数有助于推动城市创新创业。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助推下,城市创新创业愈加活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开展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研究有助于让“双创”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通过政府决策引导、市场经济手段以及企业自身能力,助力“双创”发展,推动城市创新创业。

  国家的创新要以地方创新为先导。人民论坛测评中心选取了中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测评的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城市聚集了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同时又是国家相关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并逐渐成为我国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龙头。这些大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出中国主要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也是下一阶段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

   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在梳理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机遇之城报告、国际竞争力指数报告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城市综合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产、学、研、服”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衡量我国19个重点城市的综合创新状况,以用最适宜的指标来进行尽可能的客观评价为导向,最终搭建了包含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持续力四个一级指标在内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评价体系。而指标数据选取,则充分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得性基础之上。

   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分为三个级别,各指标具有逐级的覆盖性,第三级指标具有直接的可测量性和数据可得性。一级指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创新基础力,由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科研基础、政策服务基础四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二部分为创新投入力,由企业投入、政府和社会投入、人才投入三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三部分为创新产出力,由产业化成果、科技成果、地区经济产出三个二级指标构成,第四部分为创新持续力,由成果转化、经济增长两个二级指标构成。

  创新基础力。创新基础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创新基础要素的总和,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关键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创新基础环境如何,对于能否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在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以“产、学、研、服”等创新要素为关注点,将城市创新环境拆分为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科研基础、政策服务基础四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首先,城市的经济和产业基础是创新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宏观经济情况、产业及企业结构,是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在此我们使用了人均GDP指标来评价宏观经济情况,使用第三产业比重评价城市产业结构。

  其次,城市创新的人才基础主要体现为城市的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状况。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才能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在这项指标的选取中,我们主要采用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和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占年末总人口比例对城市创新的人才基础进行评价。

  再次,科研基础体现了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机构发育水平,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基础研究,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从事基础科研工作的机构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力量。因此,考虑到数据可得性,在评价科研基础力时,我们使用了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这一指标。

  最后,城市开展创新活动离不开各种服务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服务、创业服务机构等方面。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则能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是城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分别使用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来衡量城市创新的政策和服务基础。

  创新投入力。创新投入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资金和人才是创新投入的核心要素。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实质,资金投入则是成果转化和产出的重要保障,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企业投入、社会投入和公共财政投入。资金和人才是打造创新链的关键课题,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要义所在,更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当下,资金和人才要素能不能快速集聚、合理配置,对创新发展尤为关键。

  在人才投入方面我们使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科技人员平均工资两个指标来衡量;对于企业投入的评价指标,我们选择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这一指标,而政府和社会投入则使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评价指标。

  创新产出力。创新产出是创新投入的结果,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最直观的表现,创新活动的产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首先,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产出为科技成果,即知识产出,而知识产出通过成果转化,为企业增加收益和开拓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经济产出增加,效率提升,经济快速增长。

  我们主要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两个指标来评价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成果计算则采用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整个地区的经济产出由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地区GDP比重两个指标来代表。

  创新持续力。创新的持续力主要衡量城市的创新能力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长效支撑机制,而城市经济的发展进步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人口就业提升以及综合经济增长。为了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我们不宜使用短期的经济指标来评价,而应当通过观察5年的增长率指标跟踪城市中长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轨迹,以此来判断城市是否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我们选取5年输出技术成交金额增长率、5年吸纳技术成交金额增长率、5年GDP增长率三个指标来代表城市创新持续力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综合经济增长两个维度。

   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为了增强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对指标数据的选择和设定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此前测评研究中连续使用过的具有单调性和凸性特征的指数功效函数,对各三级指标数据分别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处理。该功效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该功效函数中,d是量化后的得分,我们将其区间控制在了60-100之间,x是观测值,也就是各指标数据的实际统计值,xh是满意值,xs是不允许值。一般来说,正向指标满意值取各指标的最大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小值。逆向指标满意值应取其最小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大值。在操作过程中,经过功效函数的转换之后,就可将各城市的指标数值全部转换为60-100之间的得分。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依据该功效函数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对结果,前述指标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会影响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得分。也就是说,如果改变参与测评的城市样本量,可能会导致数据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发生变化,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最终得分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会对各城市之间综合创新力的排名顺序产生影响,也就是原有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先后排序将保持不变。

  指标体系的权数设定

  已有的研究或采取专家调研法,即从主观上为指标设定权重;或采取客观赋权法,也即采用层次分析等统计方法,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中求得权重。此次测评,我们对于指标权重的设定采取的是变异系数法与主观赋权法相结合。其中,一、二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得到,三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与主观赋权法得到。经过综合赋权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

  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以及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几何平均联合使用的混合合成模型。在这里,综合比较了以上方法之后,且考虑到该模型算法相对于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较为便捷,我们选用了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之所以采取加权算数平均而非几何平均,还主要考虑到加权平均考虑了个体在总体中的占有份额对均数的影响,即所谓的权重对均数的影响,更为科学合理。

   测评结果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状况  

  对各指标进行计算加总,最终得出了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及其排名(见图1)。根据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测评结果可知:共有8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得分超过平均值72.91,依序分别为北京(85.53)、深圳(82.20)、上海(80.18)、武汉(79.04)、天津(78.83)、广州(77.14)、南京(76.62)、杭州(73.08)。其中,北京位居首位,这主要得益于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其具有最为厚实的城市创新基础力、最为雄厚的城市创新投入力、最为强大的城市创新产出力提供了条件。深圳、上海、武汉、天津是排名前五的其他城市,这主要得益于这四个城市均具有较为厚实的城市创新基础力、较为雄厚的城市创新投入力、较为强大的城市创新产出力。另外,长春、沈阳、哈尔滨位居末三位,主要与东北地区三大省会城市具有较低的城市创新投入力、城市创新产出力有关,这三大省会城市今后应在加大创新投入、强化成果转化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城市创新基础状况  

  城市创新基础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基石和底座,夯实、支撑并左右着城市创新产出力和城市创新持续力。没有厚实的城市创新基础,就没有夯实的、永续的、强劲的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城市创新基础不牢,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就会“地动山摇”,创新发展也会犹如“空中楼阁”,只能“昙花一现”。

  通过对城市创新基础力这一指标分析可知,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前三,城市创新基础能力相对强于其他城市(见图2)。此外,武汉、南京、深圳、天津、济南、西安这6大城市也拥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其创新基础力得分高于平均值(73.19)。还需指出的是,青岛、长春、宁波的创新基础能力较弱,这与3大城市的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科研基础、政策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有关。基础薄弱,不能对创新起有效支撑作用,综合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创新驱动发展也只是一句口号,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一项“政绩工程”。所以,这3大城市必须重视形势分析,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从最坏处着手、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点带面;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城市创新基础力建设,夯根基、打基础、抓根本、强服务、促创新;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来夯实产业经济基础这一根基,抓好人才基础这一重点,补齐科研基础这一短板,强化政策服务基础这一弱项。

   城市创新投入状况  

  城市创新投入力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保障。没有充足的城市创新投入,就没有强劲的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就解决不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展不了许多过去想开展而没有开展的创新工程,实现不了落后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进培育不了急缺的人才,打造不了创新型、服务型、智慧型、效能型政府。

  通过对城市创新投入力这一指标分析可知,深圳、北京、上海这三大城市位居前三,且这三大城市创新投入力得分远高于平均值(72.21)。这主要与这三大城市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财政收入、发达的“双创”事业、能动的创新政府有关。另外,东北三大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排名末三位,可能与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急速下滑、振兴乏力的大背景大环境有关(见图3)。

  为此,对于哈尔滨、长春、沈阳这三个省会城市,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省情市情和“双创”实情,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深化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改革,有力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东北振兴和转型跨域发展中的重大风险攻坚战。对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四点入手:一是着力优化所有制结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体制机制上的保障。二是三大省会城市政府应以放权、监管、服务为中心,缔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促进政府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以PPP为核心来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三是以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和法治政府为重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注重自身信用体系建设以培育诚信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以杜绝“权大于法”现象,加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四是加大人才投入,坚持本土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强化“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树立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氛围与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城市创新产出状况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城市综合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手段。自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就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在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地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但关于城市创新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研究却尚待丰富。通过比较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各项创新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城市创新基础环境对城市创新投入和城市创新产出都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城市创新投入与城市创新产出之间也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北京、上海、深圳三大超一线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处于领跑,主要在于这三个城市具有显著的创新优势: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完善、创新投入强度大、创新产出转化效率高,以及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能力强。而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是:城市创新投入要素通过创新主体的吸收和转化以及与其它要素的结合促进城市创新产出的增加;城市创新硬环境促进城市创新要素的聚集,创新软环境则促进城市创新要素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城市创新投入的增加;城市创新环境一方面通过城市创新主体间接影响城市创新产出,一方面由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创新产出中的高新区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以杭州为例,虽然其目前创新产出能力还未达到平均水平,但是杭州的创新基础自身并不薄弱,再加上杭州的创新投入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首位,今后势必会通过创新主体的吸收和转化以及与其它要素的结合促进城市创新产出的增加。

  此外,以东北地区三大副省级城市为代表的老工业城市创新产出能力虽暂时处于落后水平,但这些城市工业基础雄厚、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创新基础并不薄弱,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将拥有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推动城市创新增长的动力是其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城市创新持续状况  

  创新持续力指的是城市创新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作用。通俗的讲,城市的创新持续能力直接决定着城市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

  在有关城市创新持续力的评价中,武汉表现突出,排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首位。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武汉近5年的技术成果转化以及经济增长率均居首位,创新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活力。武汉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人才支撑,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了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基地、大科学装置,大力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引进10名产业科学家、1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15个“创谷”,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采取有力举措,五年吸引100万大学生在武汉创新创业。较强的创新持续能力,不仅带动提高了武汉的创新产出能力,也使其具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

  此外,除武汉外创新持续能力得分高于平均分(75.98)的城市还有成都、深圳、青岛、西安、天津、广州,城市跨度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区域。较强的城市创新持续能力,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为周边城市或地区带来正面影响,带动区域性的协同发展。专家指出,未来中国城市的主力格局就是“3+6”,即三大城市群,加上六个主力城市。三大城市群分别是环北京城市群、环上海城市群、环深圳城市群,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天津、苏州等强二线城市都包含在这三大城市群之中;六个城市是,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这些城市群以及主力城市将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龙头。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焦 欢(见习) 王礼鹏】

 

 

 

湖北转型发展有门道
  核心阅读: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人民政府
湖北上升幅度最大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丘剑山)25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报告》称,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前三强分别是广东、江苏、北京。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是湖北,较2016年上升了3位,位居全国第9,这也是湖北近10年来在该榜单中首次进入前10名。《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省市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均呈上升态势。其中,部分地区研发投入增速,高学历研发人员占比持续攀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专利的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和国际排位的提升,反映了我国科技产出能力、水平和效益的日渐提高。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7年前10个月,湖北专利申请8.财政厅
湖北四措并举大力推进全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我们将‘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建立机财政厅
湖北四措并举大力推进全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我们将‘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建立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