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档案馆公布日寇轰炸机轰炸郧西县城档案资料

02.09.2015  14:00

正值全国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郧西县档案馆利用广播电视及制作4块图片展板向社会公布日倭寇飞机两次轰炸郧西县城的档案资料,教育广大市民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抗日战争时期,郧西地处华中抗日后方,郧西虽无抗日战场的刀枪拼杀,但人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郧西先后征兵到抗战前线作战16655人(其中战时阵亡244人、失踪下落不明883人)、组织民扶支前抗战158679人,办理军粮款12。57万元、抗战募捐6.2万元、救护供养伤残军人及难民120万人次、成功救护了美国飞虎队战机与日机空战而受伤降落郧西的英雄飞行员、组织改建“老白” 羊尾公路及襄樊国防工事奉配圆木和木板31385根(块)、建立省立郧西县初级中学培养抗日后备干部力量、还有一批爱国志士和救亡团体云集郧西参加救亡运动宣传抗日、郧西县成为当时华中抗战理想的后方基地。为此,日寇恼羞成怒,先后两次对郧西县城进行狂轰滥炸,郧西遭受严重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1941年12月5日清晨7时,郧西县城地面笼罩着浓密大雾,日机7架突然由郧县方向(县城太阳关)飞至郧西县城上空盘旋,后用机枪扫射继而于县城南正街(现新华书店下侧)、东城门内(现县交通局下侧)、县政府原司法科(现县政府后门),县一完小前院(现县实小家属院)、北城门外(现春桥社区旁)、泥沟口(现公路局前)及南关外原郧西中学以东(现县人民医院、县教育局至现县人民银行后院)投下39枚炸弹,历时30分钟后,向北飞走了。日机的狂轰滥炸,导致县城内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哭天喊地,当场炸死百姓郭天禄(农民)、彭厚发(小商贩)、梁楚政(豆腐店老板)、杜老汉(卖水人)等4人,炸伤15人。据目击证人回忆:郭、彭、梁3人被炸死的尸体横躺在东营茨巴园前坎子下,尸体仅相距10米。死者中,郭天禄被炸得血肉横飞,肚肠溢出,原拟续娶后妻,定于大后天完婚,不幸惨死,喜事变成丧事;梁被炸得血肉模糊;彭的头部被弹片穿入,惨不忍睹,他死后又不幸死去两个孩子,其妻刘长秀被迫改嫁,好端端的一个幸福之家,瞬时变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老头一生靠卖水渡日,晚年却惨死在日机的炸弹下。在伤者中徐才茂之妻钟氏与其不满半岁的女婴徐新枝,均受重伤,婴儿的头发全部被烧焦。根据《郧西县抗战史料概述》记载:当天炸毁县政府新建药房11间,当时估价2000元;学校房屋、器具当时估价893元;毁民房57间,还有器具、粮食、牲畜等当时估价29056元。

1945年8月1日,日机第二次轰炸郧西县城,当日上午9时许两架日机由南飞入郧西县城上空,一路投下17枚炸弹,持续20分钟后向西飞走了。这次炸死平民1人,炸伤11人,炸毁县城东城墙(现县武装部门口),炸毁四堰坪村造纸场,炸毁民房19间。其生产材料、存纸、器具等全毁,当时估价270万元。

日机轰炸给郧西人民的生命安危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为预防日机再次轰炸,县政府将大院内大树上和天主堂门外高楼悬挂大钟报警,凡有日机从几十或几百里外起飞的电报电话,就敲响大钟,发出预备警报,人们闻讯躲藏,全城机关学校居民立即出城藏于荒郊野外。为防人群拥挤,县政府在北关东侧城墙开一门方便群众疏散。县城学校、商店、居民门口堆放细沙,方便灭火,并将城中所有白墙刷成灰色以减少轰炸目标。由此可见,日机的轰炸给郧西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郧西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