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出台十项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4.05.2015  12:11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4日电 (龚永勇 徐炳 梁修全)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营造有利于新动力“化茧成蝶”的良好政策环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保康县以财政增收为切入点,出台十项措施促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以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收入质量持续提升、财政总量稳步增长、调控能力逐渐增强,为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和民生投入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一是设立基金促发展。整合秦巴片区产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实体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设立3.3亿元荆山楚源产业发展基金,围绕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乡镇“5152”、企业“5131”财源建设目标,重点支持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势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增强、企业增效、财政增收。

  二是规费减费壮支柱。对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磷矿开采企业销售低品位磷矿石,每吨降低规费5元,低品位磷矿石按企业出站磷矿石总量的30%核定;对县内黄磷生产企业专用磷矿石每吨降低规费10元。以政府让利来促进保康支柱经济——矿业经济发展。

  三是整合专项建特色。积极争取和整合现有涉农项目资金3000万元,从项目申报、资金支付、绩效评估等方面予以侧重,大力支持核桃、茶叶、蓝莓、烟叶、蔬菜、油用牡丹等农业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壮大。

  四是税收优惠助实体。积极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落实好国家统一规定的免税、减征、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扣除、先征后退、即征即退、进项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选准重点争政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申报国家扶持企业发展政策项目,重点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产业集群、市场体系、贷款贴息、清洁生产等方面,配合部门加大争取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力度。

  六是盘活存量破瓶颈。对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在缴纳税费、经营销售、购买矿票等方面,企业可以用银行承兑为质押,通过财政盘活存量资金提供借款业务,减轻企业贴现压力,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七是扩资担保增绩效。新增担保资本金5000万元,做大做强国有独资——保康九鼎担保公司公司,促其资本金达到1.5个亿,引导合作银行放大担保倍率5-10倍,解决中小企业、居民就业创业等融资难题,小微企业在享受担保贷款政策时,担保公司不收取担保费用。

  八是撬动杠杆增效益。整合政府与企业双方的信用资源,出资1000万元,与商业银行合作设立“助保贷”、“集合贷”资金,做大金融机构放贷规模,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支持县域实体企业发展。

  九是支持园区培增点。以建投公司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余家湖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对马良新工业园的新区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新增长点,尽早搭建运行平台。

  十是完善体系强服务。最大限度地在行政审批、国资产管理、对企业资金拨付管理上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定期开展企业财务会计培训,规范会计代理业务,做好企业财务月报工作,加强对企业经营形势分析,随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难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为领导正确决策当好参谋。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