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千亩土豆去哪儿了》引反响——各方热议农业规模经营

10.07.2014  11:03

  湖北日报讯 建筑师刘伟投资百余万元种土豆血本无归——本报6月29日报道《千亩土豆去哪儿了?》引起广泛关注。
  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农技推广总站在进行专题调研后指出:民间资本下乡发展马铃薯生产,值得鼓励和提倡,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则,科学谋划,适度规模,订单生产,产业化经营。产销双方要诚信合作,认真签订协议,严格执行合同。
  农业规模经营如何规避风险?春晖集团董事长谭伦蔚认为,要稳步推进,形式多样。春晖集团在刚开始投资农业的第一年,过于追求大流转、大规模、大集体生产,导致人力、物力跟不上,大田管理顾不过来。后来,通过发起组建农业合作社群,发展家庭农场,按300-500亩的标准,对集团流转的数万亩土地,实行“单元化、网格化”管理,既利用现代管理手段组织生产,又兼顾精耕细作的方式,促进了农业高产高效。
  省社科院院长宋亚平说,工商资本下乡要着力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还是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有利于精耕细作。但分散的小生产存在不适应大市场的弊端,可通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
  刘伟说:“在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块选择上,当初受到一些误导。现在想来,如果规模小点,风险还可控,不至于损失这么大。
  虽然遭受挫折,但刘伟的农业梦仍未熄灭。他说,如果损失能赔偿到位,准备下一季再投资农业。
  (记者 胡祥修 吴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