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厅纪委党支部赴大柴湖教育基地参观纪实

21.06.2016  18:15

6月17日,在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颂银和厅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陶峥嵘的带领下,厅纪委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湖北省直机关干部大柴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开展以“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广袤的绿海,沁人的花香,一望无垠的白色大棚内,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纯洁的白掌、火红的凤梨、清幽的百合竞相开放;忙碌的工人正在运用现代化设备和管理手段,精心培育着成千上万株绿色盆景、花卉和果蔬。

这里是占地约1万亩的集现代化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大柴湖花卉产业园,一座具有高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产业园区。据解说员介绍,按照规划,这座大型现代化产业园区,可年创产值百亿元左右,安排1万人就地就业,人均创收3万元左右。这里作为当地精准扶贫战区,计划在2018年前全面完成核心区域内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庞大的产业,辉煌的前景,这片神奇的土地背后究竟有着怎样让人惊叹的故事?

带着对大柴湖如何从落后走进现代、从沼泽变为花海、从贫穷迈向富裕的疑问,我们跟随解说员来到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湖北省荆门市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参观学习。展示厅里,人头攒动,寂静无声。大家带着敬仰、好奇的眼光跟随解说员来到展板前驻足聆听。一行醒目的标题“停不下来的脚步”映入眼帘。大柴湖,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湖北省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全区154.3平方公里,10.5万人,其中移民8万余人。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为了修建南水北调中线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大批河南移民经历支边青海、重返河南、就近后靠、南下湖北的长达十余年的迁徙之路,历经苦难和辛酸,写下一部不畏艰险、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史。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大柴湖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把一个沼泽遍地、芦苇丛生、荒湖河滩建设成土地平坦、充满希望的美丽家园,也铸就了听党话、跟党走“全家为国,团结奋进”的大柴湖移民精神。2013年7月,“开放开发,振兴发展”省级战略的实施,又让大柴湖迈开了新的步伐。

展板分别从“泪洒丹江”、“挥师南下”、“艰苦创业”、“领导关怀”、“各级帮扶”、“振兴发展”6个板块,用大量历史图片和史料数据讲述了大柴湖人民从历经艰险、伤亡惨重的大迁徙,到拓荒修路、围田造屋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资金帮扶下,广大移民百姓披荆斩棘、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大柴湖移民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交响乐!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大家又通过观看大柴湖新区规划沙盘和专题纪录片,以立体的视角,直观、全面地了解了大柴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史,感受大柴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带着对移民百姓“舍小家、为大家”“舍家为国、团结奋进”崇高精神的深深敬仰和内心震撼,厅纪委党支部委员罗仕荣同志代表厅纪委党支部,在留言薄上写下了“学习柴湖人民的无私大爱精神,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几个大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柴湖人民历经苦难,舍家为国,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终于迎来光辉灿烂的锦绣图景。他们的艰苦创业史,让大家深刻认识和领悟到大柴湖作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的感人背景和重大教育意义。柴湖移民舍家为国、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教育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要把习总书记提出来的“四个铁一般”的精神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之中,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拼搏的顽强斗志,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要敢于担当敢于追责,牢固树立履行职责的神圣使命感,适应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柴湖移民的持续关怀、接力帮扶,以及柴湖开放开发、振兴发展的成果展示,也让大家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大柴湖移民的帮扶成效,更深领会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履行好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职责,为完成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短暂的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内心的震撼和思考远未结束。带着对移民区人民的深深敬意,对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刻感悟,柴湖移民的拳拳爱国之心、奋发图强精神将照亮我们不断攀登、永不停歇的脚步。(范彬)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