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进社会参与度却不高——农残快检如何让消费者青睐

20.08.2016  16:02

  一张检测卡,滴上几滴果蔬提取液,几分钟就能知道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作为控制农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农残快检,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当前正被大量引入我省农贸市场、大型商超,作为果蔬在流通环节把关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快检高位推进同时,却存在社会参与度不高的尴尬。对此,食药监管部门如何破题?

   消费者对农残快检不太信任

  19日上午,刘女士在武昌东亭某菜场买了一把竹叶菜。“这么漂亮的蔬菜,肯定打了农药,不知道有没有农药残留?”她有点不放心。

  摊主指指菜场一角,说:“菜场设有农残快检室,不放心可以送去快检!

  刘女士略加思索,打消了送检念头,她直言:菜场怎么会说自己的菜不合格呢?

  刘女士的纠结,消费者王小姐也有。“上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我才知道常去买菜的超市有个农残快检点。我去过几次,看到有每日快检公示牌,但现场冷落,几次都没看到检测员。

  据了解,当前我省中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已实现快检室全覆盖,但公众知晓率和使用率尚待提升。

  水果湖步行街某大型超市的品控负责人徐女士坦言:“有时候快检员守上一整天,却无人问津。

   农残快检是否流于形式

  农药残留问题,明明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老百姓为何不“买账”?

  在市场从事快检8年的陈鸣有切身体会。她认为,原因较多,其中,有些市场频繁变动的检测人员并不专业,检测结果很难做到全部准确。就算查出蔬菜农残超标,还需交由专业检测机构核定,之后的善后处置需上报监管部门,对市场而言,快检流程好像就是走过场。

  “有的菜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快检时看心情;有的商家则对检测结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别商家连形式都懒得搞,直接挂出‘合格牌’。”陈鸣介绍说。

  “超市、菜场小黑板上,每天显示的蔬菜水果都是合格的,但时不时却爆出农残超标。老百姓关心农残,但对市场农残快检不感兴趣,关键还是对农残快检缺乏信任感。”武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王素清直言。

  “快检是食品安全检验的‘简化版’,结果不能作为法律依据。某些市场缺乏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让他们自行指定快检人员,就会形成‘自己查自己’尴尬局面,出现快检‘走形式’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业内人士坦言。

   期待变“痛点”为“卖点

  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通过加强蔬菜农残的快检力度,为消费者撑起食品安全保护伞。”据悉,我省今年计划实现农残快检在大型农贸市场和商超的覆盖80%以上。

  但是,如何破解上述尴尬?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正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19日早晨,在汉口唐蔡路生鲜市场,检测员袁洪伟正忙着抽取蔬菜检测样品,他是湖北中检检测公司派驻该市场的工作人员。“引入第三方检测,确保了快检信息的客观性。”江岸区食药监局监管人员介绍,目前该区40家农贸市场的农残检测都交给第三方机构,月均检测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总量。

  若检测不合格,经营者将会受到处罚。今年来,该区监督销毁了12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为经营者划出一条农残安全的“高压线”。

  沌口开发区食药监局探索建立快检“大数据”,实现快检信息的“云升级”。市场抽检结果实时上传到监管信息平台。“如果市场出现隐患就会加大巡查频次。目前全区13个菜市场已全部实现快检信息的实时更新。”沌口区食药监局调研员陈政文说。

  一些企业正探索让快检从“痛点”变为“卖点”。14日中午,宜昌市夷陵区鸦雀岭镇,嘉馥原生态采摘园的快验室正成为游客关注热点。“一次检验,成本不过1元左右,却能换到顾客对我们的信任,也带来了更多商机。”种植园总经理杨俊笑言。 (陈屿 潘露 李思燚 谢伟杰 叶涵)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