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东山头“剧情”反转

10.07.2016  11:38

  7月9日,烈日当空。在孝感东山头,沦河、府澴河终于收起了狰狞的面孔。水位已退至堤面以下1米左右,几位村民划着船,恢复正常的捕鱼生活。

  几天来,这里上演了惊心一幕。河水一夜间上涨4.7米,整个孝南区全线超保证水位;漫堤、管涌、散浸等险情不断。“堤在抖,心也在抖。”“有时就感觉是生死一线了”……回忆惊心动魄的8天,孝南区党员干部如此形容。

  剧情一:

  最险时刻,边码沙袋边漫堤

  孝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小华紧绷几天的神经,到昨天才稍许轻松。作为东山头防汛指挥所的总指挥,这是他第一次有空面对记者。

  1日下午,陈小华到指挥所,见情况不妙,夜宿堤边。水在疯涨,按照预案,陈小华连夜调集当地干部群众,同时向部队求援。大家像拧了发条一样,一刻不停地筑子堤。

  然而,1日傍晚5时只有25米多的水位,到2日清晨5点猛涨到29.87米,超保证水位0.87米。“边码沙袋边漫堤,有的地方漫堤60厘米,水像瀑布一样。”东山头党工委书记李汉文回忆。

  然而,垸内有森工产业园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园两个园区,六七十家企业,群众近3万人,一旦放弃,整个东山头将损失惨重。李汉文振臂一呼:“村干部带头留守,我们一起保卫家园,要死,我们死在一起。

  眼见堤身淹没,一片汪洋,靠前指挥的区委书记陈俊心头发紧。“群众紧急转移,一个不能留。”区纪委书记喻贵宝一声令下,全区6个派出所民警马上赶到,一个派出所包保一个村(社)。

  就在此时,人民子弟兵来了!接到求助信息,省武警总队、预备役高炮二团、驻孝某铁甲旅等部队的1200名官兵火速集结,抢筑子堤,与洪魔赛跑。“晚来一个小时,后果都不堪设想。”喻贵宝说。

  2日下午4点,垸内4500余名群众全部撤至安全地段。晚上7点,水位开始缓慢下降。

  剧情二:

  军民鏖战,稳固防线筑起来

  3日晨,雨渐歇,府河水位短暂回落。4日,再次回升到28.19米高位。

  府河位于武汉上游,距武汉不到30公里,如若大堤失守,洪水将直奔武汉。因此,必须在下一次强降雨来临前,在大堤上建成一道长达4公里的防汛工事。

  而此时,因持续高水位浸泡影响,大堤出现大面积堤坝散浸现象,一股股暗涌从堤坝下端汩汩流出,若不及时处置,将危及坝体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4日上午,空降兵某师300名官兵紧急驰援,在孝南区府河南岸大堤为河堤加固加高。

  时而乌云笼罩,时而烈日发威,大堤上闷热潮湿。官兵们成立临时抢救小组,以先铺设防水布、再用沙袋二次紧固的方式,对靠河一侧的堤坝进行防渗透作业。经过近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坝体散浸现象得到遏制,危险排除。下午6时,宽2米、高1米的洪水加强防御带全线完成。

  与此同时,在同样紧张的沦河堤岸,省武警总队官兵与当地村民近2000人也在加紧加固堤防。就连沦河嘴村78岁的老党员汤明亮,也与年轻人一道,争着扛起沙袋保卫家园。

  4日后,险情稍解,水位缓降,但防守一刻不休。5日下午,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再次前往府河右堤东风垸险段现场指挥,要求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巡堤查堤、抢险除险力度不减,严阵以待迎战新一轮强降水。

  剧情背后:

  坚固的,不仅是大堤

  看似应急上阵,实则也是一场“有准备之仗”。

  喻贵宝介绍,这次抗洪抢险,还得益于沦河岸近两年加固的“大塌方”地段。该段全长3.7公里,去年10月起,当地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和地方配套,修建了新堤,将其加高1.8米。曾经塌方不断的“大塌方”,终于成为“大固堤”。

  从2013年开始,当地政府分批次共投入四五千万元加固沦河、府澴河交汇处的低矮、薄弱堤面。因为这些,大大减少了本轮涨水中险情发生的数量。

  坚固的不仅是堤,还有部队官兵、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的钢铁意志。

  官兵一到,铁锹、木桩、编织袋、砂石料……不断向前方供给;陈小华坚守一线,超过52小时不眠不休;李汉文连续七天七夜没有回家,脸上、脖子上、胳膊上被晒出了水泡;7日上午,东山头学校教师张卫东在府河泾南河段大堤上参与管涌抢险时,一口气抱运20多个沙袋,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倒在了河堤上。

  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方能反转剧情、跑赢时间,战胜洪魔!(梁晓莹 陈会君 杨康 黄桂红)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