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县引水抗旱:万余亩重旱农田得到缓解

16.08.2014  22:28

  中新网襄阳8月15日电 (谭莹娟 王潇 尚华珍)“这真是救命水呀,挽救了我的稻谷。”8月14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大堰冲村村民陈德发一扫多日来的愁容,看着潺潺的水流灌入自家2亩多的农田里高兴地说。这是襄阳市南漳县多举措引水抗旱村民欢喜的一个缩影。

  52岁的陈德发介绍,他家住在城关镇大堰冲村二组属三道河北干渠灌溉区域最末端,该灌溉区灌溉由榆树岭村至大堰冲村的12个村2.6万亩农田,持续20多天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三道河水位严重下降,从北干渠放出的水流经上游7个村流至下游5个村时几乎断流,下游5个村的1万多亩农田同他家的田地一样濒临绝收。

  高温干旱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关镇组织镇、村干部分赴所驻的村抗旱自救。经对全镇旱灾实情调查统计,大堰冲村等下游5个村的农田干旱程度和用水形势最为严峻,引发的群众间的矛盾也最为突出。

  城关镇同蛮河灌区管理处共商对策,通过从各个水库引水、控制上游村用水量、协调各个堰塘主开闸放水等措施,在保证上游村用水量的同时,控制水量,确保水能流至下游5个村;5个村的村组干部和蛮河灌区管理处工作人员24小时日夜坚守在各个闸口,协调放水,化解村民用水纠纷;同时,动员说服各个堰塘主“舍小家保大家”,开闸放水灌溉农田。

  通过十多个个昼夜奋战工作,水从四面八方引来流入极度干旱的田中,1万多亩重旱农田得到了及时灌溉,连日来为干旱发愁的村民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襄阳市已连续5年遭遇干旱。今年,该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63万亩,占在田作物面积的52.8%,其中重旱106.1万亩。(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