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八法”抗旱,效果显著

17.08.2014  01:46

(尹小东 周善玲)面对严峻的旱情,南漳县上下立即行动,齐心协力,采取“八法”抗旱,即“打井提水、架机抽水、筑坝拦水、山溪取水、科学引水、轮流护水、集约调水、组织送水”,效果十分明显。 

打井提水——去年干旱,水利部门在干旱严重的地方打井20多口,今年又打机井8口,解决部分地区无水源抗旱问题。 

架机抽水——九集镇江家冲村太阳坡机井,是去年用抗旱专项资金支持打的机井,今年连续抽水21天,保证了该组550亩农田灌溉,该村书记江书记说:“今年大旱,我们这儿旱田改水田和高岗上的田都没受旱”。70多岁的江大爷说:前几年,我这几亩水稻没有收成,要不是这口井抽水,恐怕今年也无望了。 

筑坝拦水——在水库、堰塘低于死水位时,采取筑坝拦水抽水,在蛮河、清凉河等河道筑坝拦水抽水,保障了抗旱水源。如九集镇鲢鱼潭水库水位已降至死水位以下,采取临时在水库拦坝引水到徐家寨和吴家集等5个村,减少受旱面积1.02万亩。 

山溪取水——在西南山区在漳河、沮河等采取二级或多级泵站抽水,灌溉农田。 

科学引水——在云台山水库等灌区针对不同地区的蓄水情况,采取“压上、控中,保下”的方式,科学引水灌溉,确保有限水源不浪费。 

轮流护水——水管员、基层村干部全部上渠护水,对闸门、斗门有序管理,确保送水到田。 

集约调水——水管单位按照灌区用水需求,尽量压缩供水时间,采取集约供水,节约水资源。如根据石门集、云台山水库蓄水情况,早作部署,灌区实行旱育秧,将育秧整插两季放水压缩为一季放水,最大限度节约用水。云台山水库灌区下发了10000多封“至农民群众一封信”,告知群众育秧期间不放水,实行旱育秧,动员尾水区、偏远区调整种植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水荒”。 

组织送水——薛坪、板桥和李庙等山区镇组织人工送水、引山泉水确保群众饮水。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劳力5.9万人,投入抗旱设施1420台套,疏挖整治渠道876公里,维修改造固定泵站104处,减少受旱面积10.2万亩。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