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邮轮起火 宜昌夫妇海上漂浮10多个小时获救

27.01.2016  10:26

  北京时间2015年11月17日深夜,一艘南极邮轮庞洛“北冕号”在南大西洋上起火,这艘游轮上的257名船员和游客遇险,其中有近百名中国游客。

  在英国军方和国际救援组织的帮助下,“北冕号”的遇险者在海上漂浮了10多个小时后,最终获救。

  宜昌的一对夫妇覃女士和张先生,就是事件的亲历者。

  1月23日下午,刚刚收到旅行社部分退款的覃女士,接受了晚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在南极海面上经历的十多个小时的惊魂时刻。

覃女士和同伴登上南极小岛。 前来救援的外国军方直升机。 英国军舰派出冲锋舟试图靠近救生艇。 在救生艇上拍摄失火的“北冕号”邮轮。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报南极游圆两极探险梦

  在宜昌行政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办理护照更换手续的覃女士,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她的精神状态也恢复得不错。

  覃女士说,经历过海上惊魂一幕之后,后遗症还有,看到电视里的海水都会感觉到心悸头晕。

  作为极地旅游爱好者,覃女士夫妇去过世界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如北极等地,前往地球的两极,完成南极的旅游探险,一直都是两人的愿望。

  去年11月12日,覃女士夫妇报名参加了国内一家旅行社组织的“南极三岛”游,游览时间为当年11月12日至12月3日,费用为每人14.9万元起。

  覃女士告诉记者,按照行程,旅行团队先从国内出发去往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再通过海上航行到达最南端的福克兰群岛,再到南乔治亚岛,最后到达南极半岛。

  乘坐航班到达阿根廷最南端后,覃女士夫妇改乘邮轮“北冕号”,前往南极三岛之一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即俗称的“马岛”。

  她告诉记者,“北冕号”是一艘非常大的邮轮,里面的设施也十分豪华。

  从去年11月15日至17日,覃女士夫妇和其他游客一起白天乘坐冲锋舟上岛游览,晚上回到邮轮休息,她向记者形容极地的独特景观,“这里没有黑夜,只有傍晚,万只企鹅聚集在岛上,都是生平未见的景色。

  邮轮起火船长决定弃船

  北京时间2015年11月17日晚11时,在邮轮5楼客舱内休息的覃女士准备去洗手间,因为天色还是灰蒙蒙的,伸手按灯,突然发现停电了。她心里一惊,“在游轮上,没有特殊情况不可能停电。

  此时,丈夫张先生也被船上的警报声惊醒,不知道出什么事的两人赶紧披上衣服出门查看,此时对面客舱的游客也醒了,看见船的甲板上一片繁忙嘈杂。“起火了,起火了。”覃女士听到有中国同伴在喊,她往船后引擎方向看,果然有火光照映在海面,同时还能闻到隐隐的焦糊味。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时,有外国船员和团队领队开始呼唤大家赶紧撤离到邮轮6楼的大厅内。“6楼是被大家称做图书馆和休息室的地方。”覃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急,她和丈夫根本来不及去清理房间内的东西,直接穿着衣服就跑到了六楼。

  此时6楼大厅已挤满了人,但还算有秩序,大家都靠墙壁蹲坐着,当时气温很低,覃女士看到,大厅内还有人仅穿着件内衣。

  就在大家十分紧张时,船长赶到了大厅,他用法语向大家解释,船的引擎失火,情况已在控制中,让大家呆在这里等待。有船上的服务员开始给游客分发水果,让他们保持冷静。

  覃女士突然想到,丈夫的高血压药还没有拿,但目前的情况肯定没有办法拿药。在大厅内等待了几个小时,朦胧的天色已经开始泛白,突然有游客发现船身有些倾斜,大家更加紧张了。

  这时广播传来了船长的声音,领队翻译说:“船体依然是稳定的,船长决定弃船。”“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完了,我拖累了我丈夫。”覃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上船时就被告知,在南极寒冷的海水里,只要5分钟人就会死亡。她和张先生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登艇逃生漂浮半日获救

  在上邮轮前,大家都按照要求演练过救生艇逃生方案。船长要求大家按照方案撤离到下层的甲板上。

  覃女士夫妇紧紧牵着手走出舱门,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两架直升机盘旋在船上方,并放下了救生绳索。“先救妇女。”在船员的安排下,大家都非常有秩序,先后有几名年纪较大的中国妇女和外籍妇女被吊上直升机。一名妇女因为要和丈夫分开,哭得满脸是泪水,还是被强行分开送上飞机。

  这是英国赶来救援的直升飞机,覃女士知道,绝大部分游客是上不了飞机的。他们继续按照安排下舱乘坐救生艇。

  此时,覃女士发现海水已经侵入到了船舱内,她在进入救生艇时,踩了一脚海水,冰冷彻骨。

  救生艇内挤满了人,在大浪中,救生艇起伏旋转,也无法开走。

  此时天已经全亮,绝大多数人都经受不住颠簸开始晕船,出现了呕吐迹象。

  覃女士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只感觉到丈夫还是紧紧抓住她的衣服。有船员说,大家再等等,军舰就要到了。

  又等了几个小时,覃女士听见有人喊,“军舰来了。”她用尽气力向外看去,果然有一艘军舰在接近。但由于风浪太大,军舰几次抛下钢缆,都没有对接成功。

  相反救生艇几次被大浪打向军舰,碰撞下艇体出现了裂缝。为避免救生艇出现事故,军舰暂停了救援。只是围在救生艇周围,为其遮挡风浪。

  又过了两个小时,由邮轮公司安排的另外一艘万吨邮轮“南冠号”赶来,在军舰的帮助下,两艘救生艇上的“北冕号”游客终于登上了“南冠号”平稳的甲板。

  覃女士已经浑身瘫软,有获救游客兴奋地击掌庆贺死里逃生。她只是勉强对丈夫笑了一笑。“南冠号”上的船员游客,主动捐助衣服和食物,帮助从海难中逃生的“北冕号”游客。在他们的帮助下,张先生也拿到了救命的降压药物。

  劫后余生转道智利归国

  即使获救登上了“南冠号”,要回到陆地也十分困难。在马岛的港口,大家在“南冠号”等待了十多个小时。领队解释说:“因为要办理手续和救援方案。

  在船上,覃女士夫妇终于和在宜昌的家人取得了联系。“确实是死里逃生,家里人只是在电话中连声说,没事就好。

  北京时间2015年11月19日下午,覃女士夫妇被通知可以下船到马岛居民家暂住。“我很感动,马岛的住户都已经安排妥当,我在甲板上就看到,当地居民举着我们的房号牌,带我们去他们家暂住。

  接待覃女士夫妇的也是一对当地的60多岁夫妇,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吃饭,还让他们换洗衣服。

  覃女士和游客们一起,还见到了马岛上的总督,总督传达了英国女皇对遇险游客的关心和问候。

  在马岛居住了两天后,覃女士才知道,“北冕号”在英国军方的帮助下并未沉没,而是被扶正后拖拽到了马岛港口。游客丢弃在船舱内的物品,也被服务人员原封不动的包裹好,按房号归还给了游客。

  因为“北冕号”邮轮无法继续行程,余下的南极旅游被取消,在当地组织者和英国军方的安排下,一部分游客前往法国,一部分转往智利。

  覃女士夫妇被安排转往智利,在当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乘坐飞机返回国内。“我们来自国内的100多名游客,都算得上共患难,大家都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在回到宜昌后,我还多次接到他们的慰问电话和寄来的物品。

  回顾这次的经历,覃女士告诉记者,今后的出国游她将会更加注重安全系数,“一个正规的旅行机构,才能保证在遇到意外时,维护团队安全,并做好后续的救援保障措施。

  本报记者何凡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