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百日 很少有人"来真的"

12.07.2014  18:39

    原标题:二孩政策落地百日 很少人“来真的

    “二孩”申请情况表 截至6月30日,我市符合政策17.2万个家庭,仅3243个提交申请

    记者陈雅萌

  3月27日,湖北单独二孩政策落地,至7月5日,整整100天。记者昨从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武汉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约17.2万个,截至6月30日,已提交申请的有3243个,已批准2883个,已出生647个,申请率不到1.89%。

  此前市卫计委根据调查情况预估,武汉有40-60%的符合政策家庭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取其中值,约有8.6万个武汉单独家庭将生育二孩,但百日过去,“来真的”家庭不足4%。

  对申请率不高的现实,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10日表示,生育意愿的释放,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全国各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初期,均对政策大幅提升新出生人口保持乐观预期,但几个月过去,“生育意愿”转化成“生育行动”的比例却非常低,这是为什么?记者通过对多个普通家庭的采访,顾虑一般来自三个方面。

   顾虑一

  医疗教育资源不够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会不会给现在都已较为拥挤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造成影响?这是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

  “‘二孩潮’来了之后,医疗资源会不会更加紧缺?”前日上午10点,家住台北路的乔女士正带着生病的儿子在儿童医院看病。乔女士的丈夫是独生子,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夫妻俩很想再要一个孩子,连申请都已经交给了社区。但是当他们拿到二孩生育证之后,乔女士又开始担忧第二个孩子能否享受到更好的资源。

  和乔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市民还有不少,市民郭先生表示,当初为了让女儿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一家人到处托关系才让女儿进了一所重点小学。现在自己要忙着工作,女儿的学习都是妻子在管,要是生了第二个孩子再来一次托关系找学校,一方面难度会更大,一方面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管两个孩子的学习。

   顾虑二

  每月至少多花2000元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大多数不愿意生二孩的家庭担心“钱不够花”。

  在一家教育机构上班的唐女士去年3月生下第一个孩子,尽管自己符合二孩政策,但她和丈夫并没有生二孩的打算。“两个孩子当然很好,但是一般家庭不得不考虑现实因素吧。”唐女士介绍,她和丈夫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按照她生第一个孩子的花费,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头几个月要请月嫂,一个月就是6000多元;奶粉、衣物、纸尿裤等支出每月1000元;等孩子上幼儿园后,学费每月1000元上下,还要再加上兴趣班和日常生活费用,每月花费会提高到2000元到3000元。“这样平均下来,在武汉一个普通家庭想要生二孩,就意味着家庭月收入至少要再增加2000元以上,才能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唐女士说道。

  顾虑三

  影响女性职场发展

  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多为30岁~35岁女性,而这个年纪也是职场发展的关键时期。

  28岁的焦女士是独生子女,已婚并有一个5岁的儿子,之前为了带孩子,她辞去了工作。如今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焦女士决定再找一份工作,但是上个月她在一场招聘会中因为符合二孩政策而被两家企业婉拒。

  记者近日在武汉市各大人才市场和部分用人单位了解到,即使在招聘条件上没有明确标注,但许多企业都已调整针对女性员工的招聘方案,使得年轻女性求职者面临职场新的困扰。焦女士的求职被拒,都是因为被招聘方问及是否符合二孩政策,得知焦女士是独生子女后,招聘方表示,如果焦女士上岗后又要生第二个孩子,很影响工作。对此,焦女士很是气愤:“本来女性求职就要困难一些,现在连生了孩子的都不行了。

(实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