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课程改革放大招 拔尖生可修高大上课程

20.03.2016  10:22
图为:选修课上学生人手一台IPAD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图为:选修课上学生人手一台IPAD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罗欣实习生丁诗卉通讯员王丽侯钺沛)学生人手一台iPad,跟着老师阅读英文原版小说;每五人围坐在一起,不时展开讨论……这是楚天都市报记者近日在华师一附中《语言与文学》选修课上看到的一幕。

  这学期,该校进行课程改革,开设了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缩写,即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该课程划分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经济》、《科学与生活》、《人文与社科》、《信息与技术》五大类。每周三下午4:10—5:1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免费选择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

  “为了保证课程项目的有效开展,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参加项目的学生,每个课程仅收30名左右的同学。理科成绩在年级前300名之内,文科成绩在年级前100名之内的同学才可以自主报名。”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介绍,PBL课程是学校为培养创新精英人才而定制的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课程要求参与的同学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而开展深层次的项目学习。不过,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发,以后会让更多的同学享受到这一福利。

  高二(6)班学生余文杰选修了《科学与生活》。“这个课程很‘高大上’,与平常的课有很大不同。我们学生通过对问题形成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以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他说,他们小组已经选定了课题,研究的是《柚子皮精油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成分分析》,并做好了PPT,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介绍。

  周鹏程表示,分数高不一定能力强,仅关注分数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崭露头角。该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锻炼学生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