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最大棚改区”里的新年“喜、忧、盼”

19.02.2015  19:37

  新华网武汉2月19日电题 :“华中最大棚改区”里的新年“喜、忧、盼

  新华社记者唐卫彬、吴植

  紧邻着高楼林立、大桥飞架,便是集中成片以红砖、油毡和石棉瓦搭建的低矮窝棚。在“十里钢城”武汉市青山区,曾有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居住着1.37万户4万多居民。自2007年起,武汉市大力实施棚改工程,目前大部分居民已搬进楼房,但仍有2518户居民在棚户区翘首以盼。

  新春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连日深入多个棚改小区和棚户区,走访居民,倾听他们的心声。

   喜:棚改改出新生活

  大年初一上午,家住青宜居社区24栋6楼的王先菊一家迎来十多个亲戚,亮堂堂的87平方米三居室里满是欢声笑语。66岁的王先菊是青山区棚改一期搬迁居民,2010年底告别棚户区,全家只掏10万元就住进了新建的高层小区。

  4年多过去了,曾经几十年的棚户区生活依旧难忘,大家坐到一起,谈及最多的仍是今昔对比。王先菊说:“那时三代五口人住40多平方米,早上起床排队上公共厕所,烧水做饭全靠生炉子,亲戚们来了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但现在他们都乐意到我家吃团年饭了!

  60岁的居民刘桂华曾在棚户区“蜗居”57年,如今一家3口住在青宜居社区15层楼。“过去大白天屋里也必须开灯,夏季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搬进楼房就是搬进了新生活,时常觉得是在做梦。”她说。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基地,武钢等大型国企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云集青山区,随之搭起一处处工棚和简易住宅,并沿用到新世纪。这些房屋狭小,设施简陋老化,安全隐患重重。

  武汉市大力探索“政府主导、银企联动、市场运作”的青山棚改模式,80%以上的居民得以搬迁。“青宜居”就是在棚户区原址开发建造的大型社区,现有26栋高层住宅,住着约5000户居民,是武汉市最大的棚改小区。

  记者看到,社区内道路平整、绿茵片片、管理有序,幼儿园、学校、超市、卫生站、活动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社区还办起了书法、舞蹈等培训班和艺术团。去年,这里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忧:进一步改善生活有困难

  尽管居住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少棚户区居民的收入低,生活并不宽裕。

  王先菊说,老伴是病退工人,两个人身体都不好,常年得吃药。儿子打着临工,媳妇也下岗了。每月除去生活、医药、教育开支,全家几乎没有积蓄。

  青宜居社区党支部书记程瑞恒说,社区居民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而且老龄化严重,低保户就有近700个。

  为了关爱弱势群体和老年人,社区发起了“天天敲门组”和“50帮70”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但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还有待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给予更大帮扶。

  更让人揪心的,是依然“蜗居”着的棚户区居民。与青宜居社区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工人村一村、五村以及附近的红港二村等处,仍是大片的棚户区。虽是春节,记者寻访其中,却难以感受到红火的年味。

  居住在天兴洲长江大桥下的一片洼地,56岁的居民万家庆最担忧下雨。“屋顶漏水、地板淹水,一逢大雨家里就要‘抗洪’。2011年和2013年曾淹水半米以上,家具、电器全都泡了汤。”记者看到,他家房顶和屋内天花板都铺上了防水的彩条布。

  如今,棚改二期正在实施,搬迁有望了,但听说二期不再是经济适用房,工人村五村68岁的居民刘建良不由得又在为钱发愁。他数着手指头对记者说:“按一期政策,我都要自掏十多万元,得四处借钱。如果再多掏,借都没地方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