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供销社较好实现“双过半”目标

11.07.2014  18:47

今年上半年,市供销社保持了经济运行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全系统实现购销总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销售总额53.5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11.6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农副产品收购19.5亿元,同比增长34.2%;汇总利润2508万元,同比增长16.2%。

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采取破产重组、恢复重建、“以钱养事”政策扶持、改造重组等形式建设基层社和综合服务中心。领办专业合作社19个,累计达到202个,辐射带动农户42833户,引导农民社员参与基层社经营管理,逐步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抓大项目开工运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华西国际农商城项目落地,顺利完成了土地摘牌,完成项目总投资6.777亿元。新合作鄂西北商贸物流城项目正加紧调整建设方案拟建养老中心。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车间和办公楼主体工程竣工。伏龙山珍农产品加工园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到位,进入加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全系统入全国总社、省社项目库项目33个,拟投资3亿元。三是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主渠道。推进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改、扩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55个,发展新型示范庄稼医院13个,农资经营逐步向农村科技服务延伸。推广“碳酶”肥示范实验面积达10000多亩,增产率达98%,实现了经营与服务有机结合。开办平价菜店,推进便民果蔬店进社区。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增强供销社在金融领域为农服务能力。四是抓“新网工程”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农村流通主导力量。新建各类农村流通网点188个,各类连锁经营服务网点达到4299个,配送中心62个,基本实现县级社振兴“三级四有”目标。实施武当山珍“双品牌”运营战略,带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丹江均达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郧县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等农批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系统农批市场交易额达4.1亿元,同比增长52.3%。五是加强联合与合作,促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善企业产权结构。市新合作公司由原注册资本4500万元扩股至1个亿,新增资本金5500万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市武当山珍公司与中国农垦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再生资源公司与深圳格林美公司合作,扩大再生资源规模。全系统招商合作项目达18个,到位资金7.3亿元。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上半年,龙头企业销售达18.6亿元,占全系统销售34.8%。(十堰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