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供销社三重转变谋发展顺利实现“双过半”

16.07.2015  15:53

 

    今年以来,十堰市供销社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开拓新市场、前移主阵地等方式转变思路、创新出路,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是传统零售批发企业转变经营模式,丰富营销手段。十堰新合作超市面对传统市场萎缩,电商市场火热的局面,积极调整经营模式,实行实体店创意营销,电商平台丰富经销,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营销。线上,在实体店采用创意陈列、书画、摄影、征文、厨艺大赛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顾客。线下凭借实体企业做支撑,利用成型的网点和农村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投资百万元建立城乡电子商务便民综合服务平台,自主开发了手机购物平台、新合作超市商品手机端APP,建立了新合作网上零售、批发商城。零售电子商务平台涵盖食品、特产、百货等10余个大类万余个品种;批发电子商务平台已上线单品1000余类,上线十堰区域土特产2000余种。金满园农资公司加强同农行合作,通过农行e农管家平台建立了金满园农资电子商城,上线一个月网上交易额达到了700多万元。家家富农资开通了农资365,确保了农资网上交易天天不歇业。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营销方式,确保了传统零售批发企业市场份额不萎缩。

二是农产品购销企业转变传统市场,开拓发展空间。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借助加强与北京市供销社的对口协作的契机,积极进京拓展销售市场。2015年开始,随着京堰两地对口协作的深入,由十堰市供销社牵线,十堰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公司与北京中农垦集团、二商集团公司、北京供销系统连锁零售企业亿潼隆、昌平新世纪商城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他们的网点,积极推进十堰市特色农产品在北京进超市、开专柜、建专厅,进一步扩大十堰农产品在北京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公司已在北京相关超市设立专柜、专厅14个。十堰“武当山珍”品牌农产品已向北京市场供货5000余公斤,销售近百万元。

三是再生资源、农资企业转变工作重心,前移主打阵地。结合本市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保护政策,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积极整合城乡回收利用网络,将回收网点布局由城镇逐步乡村延伸,回收重点下沉至乡村社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社区和村镇绿色回收网点布局,以每年新建50个绿色回收网点的速度,将回收主阵地向乡村延伸。积极拓展废旧汽车、家电、金属回收、拆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产业链,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农资经营企业注重在乡镇建设庄稼医院、农资放心店,引进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碳酶肥,配套开展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服务项目,主动将工作重心前移至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减少农业投入,减轻土地污染,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系统实现购销总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销售总额62.1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12.2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农副产品收购20.5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再生资源收购3.92亿元,同比增长67.1%。汇总利润3084万元,同比增长5.7%。成功克服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实现了系统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出现了逆势创新高的可喜局面。(十堰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