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零时差”进入思政课堂

20.10.2017  17:33

新闻网讯(通讯员伍健婷)十九大10月18日上午开幕,会议进行当中,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同步辅导,将十九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带进了课堂。

18日上午9:50,会议正在进行中,教四203教室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墙上的投影,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这是国家教学名师丁俊萍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为让同学们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丁俊萍要求同学们将十九大有关精神贯彻到之前已经安排好的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内容中。

同一时段,教四204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正在给大一学生上“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程。本节课主题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佘双好以这样的方式开课:“在我们上课的同时,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他勉励大家规划好大学生活,将个人理想与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与此同时,曹亚雄教授正在给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改革开放”专题。他将平时课堂讨论和课后答疑使用的微信群、QQ群变成了线上学习平台,带领同学们阅读实时发布的十九大报告,比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理论,特别是与同学们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改革方针、新发展理念。曹亚雄不断在群里分享材料、解读报告,群里同学也活跃地提问、讨论,整个课堂俨然一场理论发布会。

李楠教授在会议召开当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有课。在上午的课程上,她组织同学们集中观看了会议直播,下午和晚上则为学生解读十九大报告,并让同学们写下对报告的心得体会。同学们纷纷写道:“聆听了李楠教授对报告的解读,不仅让自己对报告内容理解更深入,对报告精神认识更深刻,还启发了思考。”“作为大学生要增强‘四个自信’,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天下午,李斌雄教授给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生上“价值观教育专题研究”课程。李斌雄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教育、共产主义价值观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动机、需要、欲望、兴趣、情绪、情感等价值心理层面的调控方式。他还分析了“四个伟大”的内在价值逻辑。

张乾元教授在当晚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中系统解读了十九大报告精神,介绍了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新时代历史使命。结合课程内容,对比党的十八大报告,张乾元重点讲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基本方略。

据悉,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研中心还开展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研讨十九大精神的“三进”集体备课活动。与会老师结合教学课程内容对报告进行了多角度解读。会议明确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为目标,决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用鲜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论、新方略、新观点贯穿到教育教学中,集中讲好讲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意义、主要矛盾、基本方略、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魅力和作用。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