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看病费用大减

12.12.2017  09:35
      本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陈莉)家住汉口的李老先生,患有重症高血压。今年让他高兴的是,到市中心医院开药,全部是按医院的进价拿药,比去年节省1130.53元。这是我市公立医院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后的直接收获。

  截至今年5月31日,武汉地区139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下降,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收入)同比下降5.6%,药占比从36.3%下降到30.1%。以药养医从此退出江城历史舞台,武汉提前完成全面推开医改的国家任务。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武汉医改运用的是组合拳。今年3月,“带量采购”这个不太为人知的词第一次进入武汉药品采购领域。

  全市公立医院使用量较大的首批18个品规药品,由过去的各自招标采购,变成集体采购。“带量采购”,即带着巨大的采购量采购,倒逼药品供应环节不得不考虑价格上的让步。半年多的时间,药费同比下降29.13%,节省资金2036万元。

  另一个新词“阳光采购”,也频频出现在高值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中。“阳光”带来的是公开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达18%以上,节省资金3.7亿元。其中,单品降幅最高的达73%,一种进口植入式心脏复率除颤器的价格直接节约了52000元。药品、耗材虚高的价格水分被不断挤压。

  除了取消药品加成从源头斩断以药养医利益链,江城还给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下“紧箍咒”。

  在武汉看病,各家医院门诊、住院的均价是多少,上升还是下降,上市卫计委官网一查就知道。这是省、市、区各级卫生计生管理部门的硬性要求,对武汉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10项费用指标进行公示,对控费不好的医院进行通报并约谈医院院长,从而倒逼医院加强医疗控费。

  2017年1—9月,市属13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和服务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9.69%,低于近三年14.44%的平均增幅;门诊急诊次均费用同比增长0.97%,低于近三年3.1%的平均增幅;住院例均费用同比增长3.46%,低于近三年5%的平均增幅。

  目前,我市初步实现“两控、两降”,即控制门诊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8月,硚口区汉水桥街八旬的姚奶奶夜晚突发胸痛,一个电话,她的家庭医生黄莹立即赶到家里,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最终老人化险为夷。而12月10日,青山区19街坊的居民冯淑杰通过手机软件,就能向自己的家庭医生咨询问题。

  在江城,签下自己的家庭医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常住人口已达352万,签约率33.2%,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了自己的医生。

  随着家庭医生团队的壮大,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也在扎实推进。目前,我市组建医疗联合体29个,医联体内上转患者3万余人次,下转1.2万人次、同比增长28%,双向转诊成效初显。

  2017年1—9月13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9.69%近三年平均增幅14.44% 门诊急诊次均费用同比增长0.97%,近三年平均增幅3.1%,住院例均费用,同比增长3.46%,近三年平均增幅5%,制图 陈昌。

  (责编 柏志)

全力把百姓医药负担降下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龙华 通讯员 刘敏  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