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观察】破解就医难题 共享优质资源

18.04.2016  12:26
mediaplayer

  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常常处于一种“战时状态”,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对百姓民生最好的回应。今年年初网上流传的一段患者怒斥号贩子的视频,让医疗资源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声吼,喊出了就医感受之难。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集中推出了医改举措,群众的就医感受正在逐步改善。

  进大医院看病难,顶尖专科、知名专家一号难求,是多年解决不了的老问题,然而记者最近在北京一些医院采访时发现,几个月都挂不到的专家号从医院的挂号系统中消失了。

  冯涛是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和老年痴呆专科知名专家。以前,患者想让冯教授看上病,有时需要等上两三个月。如果把专家号比作钥匙,想进冯主任的大门相当于几千人来抢几把钥匙。而天坛医院实施专家团队转诊制改革以后,患者不再需要为进入知名专家的大门而你争我抢,“钥匙”掌握在团队里专科医生手上,根据病情发放给真正需要的疑难重症病人。

  “全国人民上协和”,虽说夸张,却是人们争相到北京大医院求医的真实写照。然而记者最近发现,在候诊室,越来越多的患者手里拿的不是挂号单,而是手机上的预约码。

  记者在就诊高峰期点开这款软件,北京协和医院所有科室的专家、主治医生都在上面,绿色显示的是目前还有号源。

  除了APP挂号,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还都开启电话预约、微信预约、银行卡预约、自助挂号机等方式。据统计,全国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率平均值目前已经超过30%。北京市属22家大医院在2016年底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实现全预约。

  要让群众转变就医感受,除了规范秩序,还要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生。作为医改的核心举措之一,从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今年我国将新增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7万名,其中儿科医师5000名,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医师将全部接受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