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发表李红良团队肝脏代谢防治新成果

21.02.2017  16:07

新闻网讯(通讯员杨鹏)2月21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IF=30.357)在线发表了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天然免疫重要分子CFLA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疾病进程中的关键负调控作用,深入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对NASH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论文题为 Targeting CASP8 and FADD-like apoptosis regulator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靶向CFLAR改善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我校博士生王丕晓、博士后姬燕晓和张晓晶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红良为通讯作者。这是武汉大学首次以独立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自然•医学》发文。该成果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NASH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表现为严重的肝脏脂肪堆积和炎症反应,常常伴有纤维化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NASH的药物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李红良团队长期致力于对心血管和肝脏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并发现天然免疫调控网络在该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FLAR是天然免疫调控网络重要分子,历经长达八年的研究,基于多种基因工程动物疾病模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该团队证实了CFLAR对NASH的中心环节炎症、纤维化、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质堆积的关键抑制作用。进一步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阐明了CFLAR通过抑制ASK1的N端二聚化形成,阻断ASK1激活,从而改善并逆转NASH的进程。该研究是肝脏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为深入理解NASH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为开发靶向治疗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红良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底回国后,创建了湖北省模式动物研究中心及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系统而完善的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并自主研发基因工程大小鼠1000多个品系。

其所带领的团队主要研究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以及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发。现已发表国际杂志论文126篇,发表于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国际著名杂志25篇;SCI总引用次数3000余次,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3项。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4290.html

 

▲CFLAR通过抑制ASK1的N端二聚化,阻断其激活,对NASH及并发症发挥抑制作用

▲李红良教授(左三)和该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王丕晓(左一)、博士后姬燕晓(右一)、博士后张晓晶(左二)

(供图:杨鹏  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