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杀猪”的鸡汤还要煲多久

30.10.2015  11:03

  10月2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天地壹号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25元/股,预计募集金额不超过6.25亿元。而持股超过八成的天地壹号董事长陈生身家则接近100亿元。而陈生曾长期因为自己是北大毕业生杀猪而被人歧视。(10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北大才子杀猪今天又成为大家探讨的话题,尤其是,今天北大才子杀猪的陈生所持股的公司即将挂牌,其身家高达百亿,这传统的“童话故事”又被人们当作励志教材解读起来了。但笔者的感觉是无趣的。

  北大才子第一人当属陆步轩,早在2003年,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这转眼间,北大才子杀猪的讨论就延续了十多年,而讨论至今,人们仍然用一开始的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视角作着解读,这些讨论只能说明,社会仍然对社会分工存在着偏见。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美国的儿童都能以水暖工父亲为傲时,我们仍然对一个屠夫的社会分工岗位这么在意呢?

  当年已经有所成绩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仍然认为,自己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是反面教材。他却忘了在早些时候,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就曾说过,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

  所以说,北大才子杀猪的讨论一直是功利的。比如,上一次北大屠夫受人关注是2013年,当时“北大猪肉佬兄弟”陈生、陆步轩在京同日开业十二家肉店,引发公众讨论。其讨论的初衷也是源自看到了他们初步的成功。如今话题被重新讨论,还是源自成功。可以说,如果血统论落后,那么,“教育出身论”也无疑是一个落后的畸形产物。

  其实,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每个行当只要努力都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名牌的学历只不过是赢在起跑线上的表征,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来说,教育背景难以成为可以啃一辈子的财富。

  最后,祝愿“北大才子杀猪”这碗心灵鸡汤不要再继续煲下去了。(刘义杰)

(见习编辑 金晨)